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高冬丽
“到那时,学生们不用去学校,在家里就能上课。”20年前的一篇小学生作文一语成谶。然而,让他们想不到的是,这样的“在家里就能上课”会经历三年。
这三年,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地理老师董瑛瑾完成了从一名大学生到高中老师身份的转变;这三年,她也从一个上网课的学生到网课“主播”。她说,“但凡经历,皆为成长”,网课对她来说是钻研这一领域的契机,只有跟上时代的发展,方能有备有患。
“卡夫卡”VS“装备”升级
2020年秋季,陕西师范大学毕业的董瑛瑾正式成为郑州市第七高级中学的一名地理老师。
2021年8月,她首次以老师身份上网课,教高一新生地理。素未谋面就要先上网课,这对她这个仅有一年教龄的新手老师来说挑战不小。
“我不认识我的学生,我的学生也不认识我,感觉像 ‘独角戏’。”董瑛瑾说,但这是学生们高中地理课的“初体验”,所以,哪怕是“独角戏”,她也要认真地准备。
当然,在此之前,她读在职研究生时,上网课的经历让她知道:网课,设备很重要,网络卡顿是常有的事。
所以,为了第一次的课,她精挑细选了一些简短形象的视频作为辅助手段,希望讲解清楚的同时,能够在第一节的地理课就引起学生对地理的兴趣”。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前几次课,董瑛瑾依旧有小“事故”。
“想用一台电脑轻松搞定课堂根本就没那么容易。”她说,课堂上,自己讲得很投入,但不见学生回应,后来她就看到学生们的留言“老师,网卡了。”
无奈,董瑛瑾重复了讲了一遍,但网络依旧不给力,学生们就给她起了一个昵称:“卡夫卡”老师。
不过,当“卡夫卡”老师两次后,董瑛瑾也开始尝试多种网络连接形式:wifi、手机热点、直接插网线……每一次尝试都让她有不同的收获,她也摸索出了教学软件的承载限度,设计教学活动也更从容了。
董瑛瑾的“装备”也在不断升级,第二次网课,她就专门购置了数位板。
在她看来,线下教学时,经常是老师的手指到哪儿,学生的眼神就跟到哪儿,但网课,教师不在学生眼前,要想引领学生们的思路,语言和板书的牵引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升级‘装备’,还是设计好课堂语言,都可以使学生们无限地接近于线下课堂,学习效果自然会更好。”
“摸鱼”VS“反摸鱼”
“看得见、管不着”,当学习看似依旧、沟通看似依旧,然而,学生们却已深谙网课“如何摸鱼”的经验,隔离一层屏幕的师生,在单纯传递知识的同时,许多情感与故事都在悄然间缺席。
曾经,作为学生的董瑛瑾也会上网课“摸鱼”走神的情况,作为“过来人”,她也更熟悉学生们的套路。
尽管这样,刚开始上网课时,她还是略有失落感。她说,有时候连麦提问学生,偶尔几次,她发现学生从远处走进画面。“自己好好设计的一节课,劳动成果没有被尊重。”
不过,慢慢地,她也从网课中摸索出了与学生“隔空相爱相杀”的“套路”。
每次上课,她都会要求学生设备齐全,设备不仅可以正常上课,还可以随时能接听老师的提问。
“学生上课就没有 ‘摸鱼’的时间。”董瑛瑾说,最“狠”的是,她要求学生必须在下课5分钟内上传课堂笔记。“不认真听讲,下课就不可能秒传笔记。”
当然,在检查学生的笔记时,她还会偶尔地“损”学生几句。“其他人的一节课(左)和xxx同学的一节课(右)。”这是她在班级群里晒的同学们的笔记对比。“老师,你太笋了,从来都没发现老师您能如此的笋。”同学“吐槽”,董瑛瑾也会“调侃”:“网课让我们重新认识彼此”。
当然,对于学生们又爱又恨的作业,学生们手里有一堆神图,他们在交作业时,会搞些花活儿,用表情包交作业,而董瑛瑾也会以表情包回馈。“我们都在努力让网课这件事变得更有趣一些。”
诱惑太多VS即视感
线上课堂,课堂在云端、交流在云端,但身体却在现实里独处。董瑛瑾也知道,上网课时,就连自己“独处”时都会明显放松,无法抵挡一些诱惑,更何况是十几岁的高中生。“没有孩子是不想学习的,只是在家里手机的诱惑力太大。”
有学生说,背书没有效率,记得很慢。拍照交作业的时候,拍着拍着就开始刷手机,一刷就停不下来了。还有学生说,感觉老师很不相信她,不相信网课。“经过我亲身经历,她怀疑地非常合理。”
“诱惑多,效率低”,这样的烦恼,董瑛瑾也曾有过。在自己上网课时,独自对着电脑学习,无论是在学习氛围上,还是思路紧凑度上,都会大大降低效率。
“慎独”,有了前几次网课经验,董瑛瑾想到的办法就是:学生们集体“现身”,让他们知道,“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就她所教的地理科目而言,最近讲到区域地理,背诵量会很大。于是,她就和同学们约定,一周额外开一次视频会议,这样,大家可以互相看见彼此,让教室的“氛围感”拉满。
她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开视频会议时,大家一起打开摄像头,打开声音,全班同学都齐唰唰出现在直播间里,如同在教室一般。
她给同学们出了一个背诵问题,再给学生几分钟背的时间,随后提问,学生对着摄像头闭眼回答。当同学们熟悉的背书声从电脑里传出,对她而言,这又何尝不是教室的“即视感”呢。
传统套路VS没有套路的“套路”
有人说,网课是学生和家长的“试金石”,在董瑛瑾看来,网课又何尝不是老师的“试金石”。
“网课打破了网络课堂和正常教学间的这层 ‘次元壁’。”董瑛瑾说,当老师们放下粉笔拿起麦,再次当起网络主播。这也让他们努力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研究新的教学方法。
“老师的时代变了,曾经线下很熟悉的套路,在网课时代可能都不管用了。”董瑛瑾说,如果线下课堂,她会侧重于多提问,且提问一些基础的知识,但线上课堂,这些问题就无效,且浪费时间。“网课时代,没有套路的套路最受用。”
她也在根据课堂内容,慢慢地改变自己的教学设计:网课缺少视觉刺激和真实场景的学习交互感,经常出现学生课上认真听课,但下课却没有太多收获感,所以必须加入更多调动学生思考的教学环节让学生留存更多的学习印记;提问时间有限,一定要提问有关综合能力或学科素养的问题……
与此同时,当学生与老师的空间距离变得远的时候,董瑛瑾反而比以前更加关注和换位思考学生的学习状态与规律,也会更多的让自己思考“学生们会有何反应”等。
在董瑛瑾看来,每逢大事必静气。如今,在技术的加持下,线上教育变得更有厚度和深度,在她看来,“但凡经历,皆为成长”,对老师们而言,挑战才刚刚开始。
编辑:刘继忠
来源: 学在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