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子相继上阵 助力乡村脱贫振兴

周口观察 2022-12-03 20:44:25

大象新闻记者 田林 通讯员 魏树林 李叶

商水县翟楼村曾经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位于固墙镇西北位置,共辖1个自然村,4个村民小组,343户1526人,外出务工384人,作为国网周口供电公司的定点帮扶村,几年间小村庄发生了大改变,村民们发自内心地感谢公司驻村帮扶的同时,也一直传颂着张新旺、张庆庆父子俩接力在该村扶贫的故事。

父亲扶贫创业难

2015年10月公司选派首批驻村队伍前往翟楼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张庆庆的父亲张新旺便是其中一员。“我们第一次去驻村连条像样的路都没有,摆在队员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是没有路怎么进村呢?驻村队伍的车辆在村民的带领下,从玉米地里艰难轧出一条路,就这么第一次进了翟楼。”张新旺回忆道。进村难,进了村也不好过,“几个村子都是沙土路,风起尘扬,再加上村两委班子瘫痪,群众怨声载道。”

村里基础设施落后,村民们居住的条件也很差。“当时村里的房子大部分是低矮潮湿的瓦房,村委办公室刮风下雨时透风漏雨,屋内更是没有一间像样的办公设施,院内荒草丛生,雨天只能垫砖块搭桥走。”扶贫工作千头万绪、百废待兴,就连基础教育设施也同样令人痛心,“孩子们坐在地面坑洼的教室里,趴在三条半腿的桌子上听课,夏天长痱子,冬天长冻疮,看得让人心疼。”张新旺感慨地说。

在翟楼村,驻村队员实行“五天四夜“值班机制,队员们深入乡村,吃住在村,张新旺一连几个月白天跑县里汇报工作,晚上找乡邻座谈了解情况,本来身形偏瘦的他被折腾得更是日渐消瘦,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公司和政府的大力帮扶,短短两年间翟楼村就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泥土地硬化成了水泥地,两边铺设了太阳能路灯和垃圾箱,也加装了绿化设施,村委办公室完善升级,变压器也不断增容上新,井井通动力电......这一路走来扶贫队的辛苦付出,为村子的脱贫带来了希望,驻村扶贫工作也先后得到了省、市、县多级表彰。驻村两年半后,因为年龄问题,张新旺退离了驻村队伍,未彻底完成的脱贫工作,成了他最放心不下的惦念。

子承父业谱新篇

2021年,张新旺从同在供电公司工作的儿子张庆庆那里听说,公司决定选派其为翟楼村委会驻村第一团支部书记,他先是感到意外,之后就滔滔不绝地向儿子分享他的扶贫经验,帮忙出主意。“让我们父子去翟楼村扶贫,是组织对我们的信任,是给我们家作贡献的机会,当时我很支持他去。” 张新旺笑着说。

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的蓝图已经绘就,为了让当地群众获得稳定增收的渠道,在开展农村道路、房屋等基础设施建设、修缮的同时,张庆庆和同事们也开始思考,如何才能让翟楼利用自身适宜的气候、土壤等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提升土地的使用价值?通过公司的指导帮扶,结合翟楼村实际土地情况,2021年6月,周口帮扶队申请了国网赋能乡村工程——产业兴农项目,积极推动农户对接农业生产专家,紧跟生产进度,落成了10座种植大棚。

经过考察,驻村队员们请农业专家积极调整农产品结构,合理搭配品种,确保早、中、晚熟比例适当,拉长果蔬成熟期和供应期,转变栽培模式,推出了“广顺葡萄”以及“国宾莲藕、二霞西红柿、8424西瓜、玛莎莉红薯”等特色品牌农产品,“想要形成长效支撑,关键是要保证产品的规范生产、便利流通,还离不开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这是张庆庆来翟楼村最骄傲的工作之一,“我还经常给我爸汇报这些工作进展,他人回城了,心还在翟楼呢,得知这些变化,他很欣慰很开心。”

比直接帮扶更大的难点是怎么改变村民落伍的思想观念,思想脱贫也很重要。驻村队员们出点子、谋思路,不断激发党支部引领作用,引导群众提升主动性、创造性。通过制作党建宣传栏,引导村民感党恩、守礼法、育新风;建成“电力爱心超市”以劳积分,以分兑物,涵养文明乡风;先后组织镇村干部开展“丰收大比拼”“农民运动会”等活动,以赛促学,提升农民精神文明建设;在抗疫抗洪重要关口,驻村队员们还组建了“翟楼村大学生青年志愿者突击队”开展志愿服务;慢慢地,翟楼村逐渐探索形成了支部引领、党员示范、群众自主参与的良好局面,村里的面貌正悄然发生着变化,村民生活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提升。

全家支持当典范

在过去的一年里,张庆庆的工作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肯定,并获得“河南省优秀第一团支部书记”,能够一直坚守在乡村振兴工作一线,他非常感谢家人的支持。

“我来翟楼的时候,儿子张丁一刚好小学一年级开学。”自己要驻村工作,在孩子入学的关键时候,因为工作繁忙,路途不便,他鲜少参与孩子这一重要成长转换时刻。“妻子确实辛苦,我不在家的日日夜夜,孩子免不了有个头疼脑热,她自己带着孩子凌晨去医院,怕耽误工作,事后才告诉我。”谈到这些,张庆庆的语气充满了对家人亏欠的歉意。

在学校里,小小年纪的丁一已经成为了同学眼中的稳重小班长,班里的事他总是积极热心的参与,带着大家领读、为班级做手抄报……“他总说他爷爷和爸爸都是驻村帮扶队员,无私奉献帮助他人,他也可以做到!没想到这份‘传承’有模有样,说明庆庆的选择是对的!”张庆庆的妻子笑着说道。

聊起翟楼村,张新旺提笔写下了一张清单,完成了哪些,未完成哪些,考虑到未来还可以完成哪些,密密麻麻的一张纸仔仔细细交代给了张庆庆。“现在我退到乡村振兴“后勤组”了,小孙子我帮忙一起照顾,不给庆庆太多后顾之忧嘛,让他安心驻村工作,也把那些未能完成的任务继续推进,我也算是‘退伍不褪色’吧。”

致富村民笑开颜

提起村里的改变,葡萄种植户翟广顺非常激动,“在驻村队帮扶下,大棚又大又结实,葡萄的质量产量也都上来了,最主要的是不愁没销路!”2022年夏天,除去公司内部食堂、惠农帮APP帮销,驻村队在“发、帮、收、卖”系列帮扶服务的基础上,创新拓展了销售渠道,利用新媒体时代,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帮忙打开农产品的新的销路,平均每年帮销8000余斤,累计总价值15万余元。

“现在道路建好了,很方便,去干活骑车、开车都可以了。”村民候邵停说,生产用路从村民的居住区直通农田,以前收割麦子、摘玉米时从地里转运出来很麻烦,现在路宽了还结实了,拉粮、拉玉米的车辆可以直接开到田边,瓜菜农粮收购都很方便了。

农网改造升级,村里从“用上电”变为“用好电”,改善的是乡村低电压的窘境,带来的是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农妇许翠英正在给自家10余亩麦地灌溉:“现在用电灌溉,浇水快,出水多,还省钱,一人就能干。” 这得益于“井井通电”工程的实施。

自幼残疾的解芳几年前家里的”耙耙屋“门楣低的无法允许一个成年人直立进门,现在在单位的精准帮扶下,修起了干净舒适的平房,还添置了许多家具电器,“我是真心感谢周口供电公司,感谢咱公司来的驻村队。”她拉着张庆庆的手激动地说道。

朗朗的读书声从翟楼小学里传出来,学校房顶上铺设的分布式光伏持续为乡村输送着“绿色电力”,以及每年4万余元的村集体年收益。村里的戏曲大舞台旁,老年人在健身器材上松快着腰板,张庆庆笑眯了眼睛:“不只是他们,我也感谢单位的支持,给了我们驻村队员去帮、去干、去行动的底气,看着这些困难的村民得到了及时的帮扶,贫困乡村发生的巨大改变,全体驻村队员也都发自肺腑的愉快,在未来乡村振兴的路上,我们的后劲更足了。”


编辑:田振宇

来源: 周口观察

相关新闻
郑州市二七区四季路第二小学大单元教学巧落地相聚云端共进步
阳光少年 | 2022-12-03
劳动育人成就美好教育——郑州春晖小学开展“我是小小整理家”活动
阳光少年 | 2022-12-03
中原银行济源分行:防疫停工不停业 线上服务不打烊
猛犸新闻 | 2022-12-03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