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琳/文图
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进入4月,河南多部门纷纷亮出第一季度成绩单。4月6日,河南省交通厅发布,今年一季度,河南交通投资实现“开门红”;7日,河南省财政厅传来消息,河南财政收支实现“开门红”;12日,河南省人社厅数据公布,河南就业局势稳定,开局良好……河南多领域全面开花,实现2022年“开门红”。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疫情压力面前,河南何以实现“开门红”?河南经济发展背后有什么密码?
河南市场主体活力奔涌 新设29.4万户居全国第6位
数字,是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发展最好的注解。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河南省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359.6亿元,占年度目标的29.6%,超节点目标4.6个百分点;一季度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24.5亿元,增长8.9%,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22.9亿元,增长6.6%……一连串喜人数字的背后,是河南经济蓬勃向上的朝气。
有人好奇,河南经济“开门红”的密码是什么?而这也并非无章可循。市场主体有活力,经济引擎就有动力。作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源泉,密码就藏在新设市场主体这个数字里。
市场主体数量多少、活力高低、结构优劣等因素,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河南省市场监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省新设市场主体29.4万户。据悉,截至3月底,全省实有市场主体864.4万户,同比增长8.4%。
由此推算,在疫情之下,今年一季度,河南平均每天新设市场主体超3266个,展现出了强劲的发展活力。企查查数据显示, 2022年第一季度全国共新增企业675.04万家,其中河南新增市场主体量居全国第6位。
“河南新设市场主体数量是位于全国第一梯队的,增速也处在中等偏上位次,发展态势良好。”窥一斑而见全豹,在中国产业集聚研究专家、“老杨会客厅”创始人杨建国看来,河南经济发展实现了稳健开局。
河南市场主体活力奔涌,带来的不仅是发展的“开门红”,也带动了全省就业形势稳定向好, 根据省人社厅公布的数据,一季度我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实现了良好开局。全省城镇新增就业30.04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4.69万人,新增返乡入乡创业4.1万人。
疫情之下河南新设企业 “逆势增长”的底气何在
市场主体“生”得快、“长”得大,“活”得好,是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密码”,而企业愿不愿意落地发展,新增市场主体数量多少,则是对一个地区营商环境优劣、经济运行预期好坏最直接的评判。河南新设市场主体跻身全国第一梯队的背后又有什么秘诀?
花香蝶自来。河南省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张福禄在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表示,这说明政府部门相关经济政策初见成效。
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人员分析,这得益于近年来河南省以“三十五证合一”为代表的各项商事制度的改革,使得市场主体活力得到充分激发,更与今年以来政府一系列简政放权、惠企纾困政策的落地密不可分。
河南兴业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就是其中惠企政策的受益者之一。该企业在办理分立公司资金变更过程中,因变更和新设登记涉及到二七区和管城区两地市场监管局,不仅需要来回跑,时间也会拖的很长。
“万人助万企”政策发挥作用,两地监管局提前介入,主动对接企业,开启“保姆式”服务。仅用一天,企业就拿到了由二七区市场监管局办理的资金分立变更营业执照,和管城区市场监管局办理的设立公司营业执照。
一家市场主体,就是一张营商环境信任票。张富禄认为,在疫情压力面前,政府部门一系列简政放权、减税降费等惠企纾困政策,不仅激发了市场主体活力,也直接增强了各类市场主体的信心,增强了社会各界在河南经商办企业的信心。
新设市场主体产业结构 深度契合河南发展战略
新设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显示器”,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数据显示,新设市场主体中,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增长较快,增速超过20%。可以说,我省新设市场主体产业结构,深度契合了河南的发展战略。
产业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在张富禄看来,从河南第一季度新增市场主体分类来看,市场主体结构持续优化、高质量发展的支撑也更加坚实。
他分析,制造业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方面的市场主体在快速增加,这有助于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而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方面的市场主体增长较快,有助于满足社会大众学习充电、强身健体、娱乐休闲的生活需求。
杨建国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他说,从产业结构来看,河南新增市场主体呈现出了以企业为主体,以第二产业、以及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及文旅融合等方面快速增长的趋势,而这也与河南正在进行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方向和步骤相吻合。
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单元细胞”,是一个个活力奔涌的市场主体。数据显示,全省实有市场主体中,第二产业市场主体已达80万户,同比增长14.3%。
发展战略的布局,是百余万市场主体投身市场以及发展信心的来源,也是调整市场竞争格局和产业优化的无形之手。
全省市场主体力争年底突破1000万 河南还能从哪些方向发力?
“河南力争今年年底,全省市场主体突破1000万户。”一个多月前,河南省个体工商户智能审批上线当天,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宋殿宇提到河南的“小目标”。
这个“小目标”能否如期实现?数据显示,截止到今年3月底,河南全省实有市场主体已达864.4万户,距离“小目标尚有135.6万的差距。参照2021年数据预测,在疫情、汛情的双重冲击下,河南全年依然新增市场主体148.9万户,而今年,随着营商环境的持续优化,以及越来越多惠企纾困政策的落地,市场主体年底突破1000万并非难事。
目标若想照进现实,河南还能从哪些地方发力?
杨建国认为,在疫情防控常态化情况下,增强市场主体信心和做好营商环境保障这两方面至关重要。他解释说,全国零散反复的疫情,再加上国际方面等复杂形势,导致市场主体对扩大投资的信心偏低,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体工商户,大多处于观望态度。此时,地方良好的营商环境以及针对性的疏解政策就格外重要。
他解释说,可为市场主体提供更便捷的投资通道和路径,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特别是针对疫情的不同影响,提供更加具体的疏解帮扶政策。比如,把万人助万企活动与激发市场活力结合起来,政府有形手和市场无形手更好结合,形成合力。
对于未来可以发力的方向,张富禄与杨建国的观点不谋而和。在疫情等复杂形势面前,他建议政府部门持续推进各项政策举措的改革并扩大宣传,增强社会各界经济信心。此外,各地还要利用数字化手段优化营商环境,大幅提升办事效率。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