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15年!他从“门外汉”到技术专家,从中专生走上最高领奖台

水电气暖 2023-04-30 11:27:51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

岁月流逝,斗转星移。

在时间的长河里,15年,意味着什么?

对于一个呱呱坠地的孩子来说,15年,意味着从咿咿呀呀的婴儿到风华正茂的少年;对于一个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人来讲,15年,意味着从初出茅庐的青涩拘谨到游刃有余的从容自若……而对于34岁的周锦钊而言,15年,则意味着从一位电力“门外汉”到精湛的技术专家,还站上了行业最高领奖台。

看似不可能的事儿,竟然都在他的身上发生了。

失业的中专生,供电所的抄表工,设备安装的能手,带电作业的尖兵……这都是他的标签,但他并没有被标签束缚,而是像春天破土而出一粒种子,将嫩绿的幼芽伸出地面,经历风霜雨雪的洗礼后发现,那渴望的世界如此美丽,星光如此灿烂,苍穹如此高远。

【一】

“现在我宣布,荣获二等奖的是——周锦钊……”4月19日,山东省泰安市,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结果出炉,这一刻,身为郑州祥和集团运维公司带电班班长的周锦钊,内心汹涌澎湃。

比赛现场

同他一样,全省电力人都为他自豪。毕竟,这不但是他个人的最好成绩,也刷新了河南省在该竞赛中的历史记录。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2022年配网不停电作业技能竞赛于4月17日开幕,在三天的时间内,周锦钊和所有选手一样,经历了理论考试、数字化考试和实际操作三道关,竞争异常激烈。

虽然参赛选手只有54人,但他们来自全国27个省。每个省经过层层选拔,只有两名选手参赛,而周锦钊就是代表河南参赛的选手之一。

理论考试,要从2000道题的题库里抽出400道,在90分钟内答完。

这些考试题目,都和配网不停电作业有关。准备考试期间,周锦钊把每一道题都过了一遍。而在自己测试的时候,他总是抽出600道题,在90分钟内完成。

由于熟悉配网不停电作业,在数字化考试和实际操作阶段,他游刃有余。 

荣获二等奖的周锦钊(前排右五)

最终,在全国54名参赛选手中,他以总分第三的成绩,荣获二等奖。而此次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选手总人数,只有6人。

【二】

当周锦钊站上最高领奖台的那一刻,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鲜有人知周锦钊的过往。

1989年出生于郑州的周锦钊,生性活泼,还有点调皮捣蛋,玩起来什么都不顾,连个高中都没考上。2004年初中毕业后,无奈走进郑州市一所电缆技工学校,在短短两年的时间里,懂了点电线电缆制造的皮毛。2006年,他和不少同学一起,来到江苏无锡的电缆厂开始了为其一年的实习生活,主要工作就是生产电缆。

每次带电作业前,都要认真准备

枯燥无比的流水线,让周锦钊毫无留恋之意。实习一结束,就连他自己都不知道该从事什么工作。自己心里也无所谓,去哪儿都行。

在家停了一段时间,经人介绍,他来到山东济南,跟着一位个体老板,从事野营装备的销售工作。

“那时,整天背着登山包,跟着驴友一起爬山。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多认识一些人,因为我装着做生意的心思。”回忆起那段日子,周锦钊笑了笑说,他每一次上山,背包里都装满了登山应急产品,和驴友们爬一次山,就能把所有产品卖个净光。 

一年之后的2008年,店老板突然不干了,店面转让,走投无路之下,只能打道回府。 

“那一年,吃了不少苦,因为没学问。”周锦钊还补充道,其实吃苦倒不怕,就怕没事干。毕竟,自己19岁了,人生最好的季节,不能这样错过。 

【三】

人,总得找点事儿做。

这是周锦钊的想法,也是身为工人父母的最大心愿。

彼时,周锦钊所在的中原区须水镇,大都是城中村,人口众多,当地供电所需要几名抄表工。由于他多多少少懂一些电缆知识,结果如愿成了一名抄表工。

所谓抄表工,就是集中抄表的时候忙抄表,不抄表时还要收电费、干抢修的活儿。 

“这时,我深深地觉得,如果没有一技之长,这辈子可能就毁了。”周锦钊深有感触,思想一解放,人生就会换发新生机。

认真穿戴带电作业设备

作为一名抄表员,要将线损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当他发现数据异常,就要想方设法找原因。有一次,他怀疑一用户窃电,结果上门排查时被对方追着骂,还被人拿着铁锹撵。

步入这个领域,周锦钊就像进入了一座学习的殿堂。

不会爬电线杆,学。抢修不掌握要领,学。技术难题常出现,还是学。

比如说,断线了,线路怎么接,这就是是个技术活。“老师傅教我咋处理,我学一次,就保证这个地方不会第二次断开。最早用绑扎线,后来用线夹,固定的更牢靠。再后来,就将绑扎线、线夹综合运用,实现了技术升级。

平实,他骑着摩托车,一个台区一个台区去爬杆,给变压器抄表,然后还要去村里,一户一户抄表。无论夏日炎炎还是白雪皑皑,都阻挡不了他的脚步。 

【四】

勤快,爱钻研,自己跟自己较劲……这是单位领导和同事对周锦钊的评价。

干得不错,自然就引起了关注。 2011年春天,他进入郑州祥和集团配电公司,面临着新挑战:此前是抄表、收费、抢修,如今则要从事配电安装、线路敷设。

“在供电所,工作相对简单。而到了这里,开始接触电缆、箱变、环网柜,都是新东西,值得学习的东西太多了。”

人生多挑战,只不过是从头再来。

从事设备安装,他就研究设备的说明书,直到把原理都搞明白。敷设电缆是个技术活,他就跟着经验丰富的师傅学习,一次次追问,一遍遍下手,一点点思考。在实践中学习,几乎没有周末。

全副武装的周锦钊

“电缆内部是线芯,外部是绝缘层,而线芯和绝缘层之间,夹着半导电层。电缆跟电缆接头时,如果半导电层处理不好,就会影响电缆的运行受命。”周锦钊说,处理好接头,只能跟着老师学,自己下手反复操作,熟能生巧,用经验去累积。

在周锦钊的人生字典里,没有“放弃”二字。他一直说,既然下定决心去干事,就要想尽千方百计,历经千锤百炼,吃尽千辛万苦,在时代的大熔炉里锻造自己。

果然,两年后,周锦钊成为配电一班班长,十几名弟兄跟着他干。

【五】

一个向光而生的人,光总是偏爱着他。

2015年,郑州祥和集团运维公司成立带电作业班,这一次,周锦钊又成了小学生,还要从零学起。

周锦钊直言,他对带电作业不了解。

“按我的理解,带电作业,就是站在带电作业车上,实施作业。接触之后才发现,里面门道可真多。”周锦钊说,以前从事配电工作时,拿着扳手拧螺丝,他可以把扳手放任何一个地方,比如放在横担上,因为线路没电。而从事带电作业,就不一样了,人和导线的距离、人和横担的距离、人和线杆的距离,都有严格的标准。低于规定的距离,可能就会导电。

在高空从事带电作业

带电作业时,如果一只手抓住了导线,那么另一只手也只能接触导线,而不能接触其他任何东西,否则身体就导电了,就会造成伤亡事故。

“我们这个行业有句话,干带电的不让你去干配电。这是因为,干配电时,所有东西都不带电,我只需要保证工艺和质量,而做带电作业,考虑的因素就更多,比如说工器具、车辆、穿的衣服手套、绝缘实验等个人防护用品,样样都有讲究。作业时,如果一个小细节出了差错,后果就不堪设想。”周锦钊说,身为带电作业人,他们格外自豪,因为不停电就是最好的服务。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这座璀璨的城市,是他们用辛勤的汗水点亮。

【六】

用汗水点亮一座城的绚烂,这话形容以周锦钊为代表的带电作业人,恰如其分。

每一次带电作业,他们都要穿着厚厚的装备、带着沉重的设备,在高空做数百个动作。作业完毕,下到地面,衣服一脱,轻轻一拧,汗水就流了下来。这样的场景,无论春夏,仰或秋冬,莫不如此。

以至于,当他把拧衣流汗的视频发布在朋友圈时,就连单位里的诸多领导和同事,都心疼不已,更何况他的父母妻儿。

大拇指出现了空鼓

衣服能拧出汗来,而带电作业手套里,一倒也是汗水。十指常年浸泡其中,以至于指甲变了颜色,大拇指甚至还出现了空鼓,令人心疼。

指甲变了颜色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每每想起三个孩子,他总是柔软无比,老大9岁,老二5岁,老三2岁,在最需要他的时候,而他总是不在身边。每每想起日夜操劳万般辛苦的妻子,他总是万般惭愧。 

4月19日,周锦钊站上了系统最高领奖台。 一周后的4月26日,郑州市举行庆五一国际劳动节表彰大会,他再次站上领奖台。人们用热烈的掌声,向这位“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致敬。

“辛苦自知。这15年,心态变化很大,只要努力,就有结果。”周锦钊深有感触地说:人生,不是为了一个结果,注重的是一个过程;但人生又是为了一个结果,证明自己的实力。

在事业的峰峦上,汗水的溪流飞淌。当年华褪去青涩,他最终明白了时间。

来源: 水电气暖

相关新闻
罗山县供电公司:创新“信用+办电”模式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信阳观察 | 2023-04-24
三代人接力18年,拜祖大典保电铸就“新郑奇迹”
水电气暖 | 2023-04-22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