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朱久阳 通讯员 魏建顺/文图视频 夏雨/剪辑
“别人不愿意干的脏活累活,我来干,别人一天干完的活儿,我半天干完,现在小孩的状况还是不好,(医生说)要想救这个孩子必须进行免疫治疗,但是费用很高,我和妻子愁的睡不着觉……”嘈杂潮湿的矿井下,小多的父亲提及此事,脸上泛着愁容。
而另一边,病房内,因为迟迟交不上医药费,小多再次被医院下达了催费通知。看到父母愁容满面的样子,她懂事地说:“爸爸妈妈,你们不要愁了,咱们先回家吧,等有钱了,咱们再回来治疗……”小多的爸爸噙着眼泪称:“如果可以交换,我愿意用余生换取女儿的康复,哪怕现在就履行诺言,我也无怨无悔!”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2020年4月初,小多出现便秘现象,去了几次医院吃了许多药后,依然不见好转。月底小多还发烧了,一直到5月初还是数日低烧不退,父母紧急将她带到当地医院就诊。这次,医生给小多做了彩超,发现她的肾上腺位置有肿物,并建议到专业儿童医院求医。
2020年5月12日,是小多父母这辈子无法忘却的日子,因为这一天女儿被确诊为神经母细胞瘤(俗称儿童癌症之王)。“惶恐不安,感觉天都塌了,大脑一片空白,无法呼吸……”当时,夫妻俩希望这只是一场梦,等梦醒了,一切就结束了。然而,现实却是赤裸裸地摆在两人面前。
医生为小多制定了“化疗+手术+移植”的治疗方案。面对治疗,小多很是抗拒,哭喊着:“我不要住院,我要回家……”妈妈只能流着眼泪安慰她:“多儿,你的肚里有一个‘大怪物’,咱们必须打败它才可以回家……”首次化疗开始后,副作用很快就显现了出来,小多相继出现了恶心、呕吐、无食欲等症状。当妈妈给她喂饭时,虽然小多也想吃,但又没有食欲,只能痛苦地把脸转向一边。
两个疗程过后,小多体内的肿瘤明显缩小了,医生说符合手术要求了。2020年8月4日,小多接受了肿瘤切除手术。术后,小多再次迫不及待地表达了想回家的心愿。此时,妈妈只能再次安慰她说:“多儿,‘大怪物’被取出来了,但它留下了一点‘臭粑粑’……”就这样,小多一直化疗到第九个疗程,病情得到很大的缓解,医生评估检查后建议做自体干细胞移植来提高治愈率。
随后,转院至山东省肿瘤医院。2021年8月23日,小多进仓移植,妈妈负责进仓陪护,爸爸负责在外面做饭送饭。所幸,22天后,小多顺利出仓,那一刻他们一家三口激动得相拥而泣。欣慰的是,经过2次手术、15次化疗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小多的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此时,父母仿佛在绝望中看到了希望,他们相互安慰着憧憬着未来。与此同时,小多也在治疗中渐渐长大,变得更加懂事、坚强、勇敢。
然而,另夫妻俩怎么也想不到的是,医生评估后发现癌细胞已在小多体内多处骨转移,而常规治疗已经无济于事,只能使用靶向药免疫治疗,且费用非常昂贵(由于是进口药不报销)。这个噩耗,再次给了小多父母沉重一击,妈妈当场晕了过去。那一刻,夫妻俩仿佛被推到了悬崖边上,留给小多的机会越来越少了。悲伤过后,父母含泪决定:哪怕粉身碎骨,也要想尽一切办法救治女儿。
小多的爸爸是一名煤矿工人,也是家里唯一的顶梁柱,因为下井作业,常常累得腰疼得站不起来。而小多妈妈没工作,是一名全职宝妈。爷爷奶奶年迈体弱,常年生活在乡下。孙女患病后,老两口把家里的土地都承包了出去,只能靠养羊维持生活。为了给小多治病,父母把唯一的房产也卖了。两年来,他们花掉100多万,早已负债累累。
四处拆借之下。小多于2022年1月5日住进天津市肿瘤医院空港医院。在这里,小多开始了靶向药免疫治疗,随即被推进ICU进行靶向药注射。此时,蹲守在门口的父母格外紧张,因为这是女儿活下去的最后机会。时间在一分一秒地过去,妈妈看女儿迟迟没回来,像丢了魂儿一样四处张望着、打听着。欣慰的是,一个半小时后小多终于出来了,生命体征平稳,激动得父母相拥而泣。
如今,小多已完成两轮免疫治疗,后面还剩下5轮,免疫治疗使得小多的病情得到了很大缓解,然而巨额的治疗费却早已把他们逼入绝境。眼瞅着第三轮治疗的时间越来越近,可他们还没筹够医药费,着急上火得夜不能寐。“我们就这一个独生女,如果不管她,她这辈子就毁了”小多爸爸伤心地说道。(全文出现姓名均为化名)
来源: 猛犸公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