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申子仲
星期五暴雨突袭,接着周六又是大晴天。7月22日的郑州城,是个闷热的“桑拿天”。早上9点左右,郑州市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的几位工作人员,先在柳湖办事处辖区检查完无主道路治理工作,便顺势拐进了须水街道办辖区的昌达路。昌达路,是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确定的第一批符合综合治理条件的无主管道路之一。街道办和河南郑路通建设工程公司的人员,早在这里等候上级检查指导工作。
检查,从断头路开始
昌达路长320米,设计红线宽45米,西接须水河东路,东端断头。马路两侧集中了多家大型服装企业、酒店、学校。因年久失修,已建成15年的道路,显得“面容憔悴”:绿化带缺株严重、地面多处凹陷、盲道断行、路灯不亮、井盖破损、人行道多处损毁甚至长满了蒿草。
一周前的7月15号,郑路通公司接到中原区城市管理局的指令,派遣施工人员开始进场“手术”。眼下,沿街花坛已经梳理干净,缺株花木业已统计完毕,人行道行道砖也开始铺设。
“我们要集中治理这里4条路,昌达路的情况是最糟糕的。”须水街道办城管科副科长杨鹏飞,拿来一沓子图纸给记者讲解。据杨鹏飞介绍,须水街道此前共查出无主管道路17条,首批列入区城管综合治理的有4条,分别为昌达路、荣达路、新达路、通达路,其中昌达路是唯一的断头路。4条路全部集中在须水河东路以东、西四环以西、陇海铁路以南、建设路以北。为平行东西道路,最早属于郑州纺织工业产业园区管委会规划建设,因主管机构多次变更,最终造成道路无主,缺乏养护,以致小病不治,终成大患。
“我们首批在全区集中治理46条无主管道路,处置工作已经陆续开工。我记得上次的动员会,你好像也参加了。”指导道路维修的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市政科科长尚振营对记者说。
经尚振营提醒,记者的思绪也飞回到了10多天前的一个工作日下午。
什么是“无主路”
记得那天很热,会议全称是“中原区城市管理局郑路平专项工作推进会”,在西三环与陇海路交叉口的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市政养护中心二楼会议室召开。主持会议的,是中心主任敖明成。
当天的议题,是论证并确认治理第一批无主道路的名单。敖明成在会议上确定了“入围三项基本原则”: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急后缓”的意思,是紧着群众反映强烈的办;“先易后难”是本着建设成本因地制宜;“先简后繁”则是考量道路的现实情况与未来规划是否存在冲突。
何谓“无主路”,敖明成当时给记者做过解释:这些道路多是非市政规划道路,因历史原因导致产权不明长年缺乏养护。比如房产开发商为了吸引客流临时铺建,城中村为方便村民通行简单铺设。或是一些大型园区拆迁后,原属道路与市政主次干道衔接,诸如此类。因为大多是“临时抱佛脚”存在先天不足,这些道路往往没有完善的规划设计,存在地下管网缺失、雨污水不畅、无路灯或少路灯、绿化不足等等通病,往往“撑”不了几年。
从今年5月9日开始,随着郑州市城市管理局“郑好停”“郑点亮”“郑路平”三项治理工作走向纵深,中原区城市管理局便开始着手排查辖区内的无主管道路。此时,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局长黄建军刚刚履新一个月。
发现问题现场“发飙”
通过全面排查,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共查出无主道路110条,后经专家论证,确定无异议且具有治理意义的无主道路62条,此后本着“入围三项基本原则”,确定首批集中治理46条。须水街道办事处辖区的4条道路,便在其中。
为了统筹治理,中原区城市管理局成立了专班,市政养护中心敖明成任“掌门”,下辖道路病害排查组、道路病害处置组、综合考核验收组3个“分舵”,“舵主”分别为市政养护中心综合科科长魏红杰、郑路通工程公司负责人李阳、城管局市政科科长尚振营。
7月22号上午,由尚振营带队,逐个指导检查了昌达、荣达、新达、通达4条道路。
检查荣达路时,尚振营发现新铺好的盲道和新安装的窨井盖发生了“冲突”,圆形的井盖北边一侧,占压了半幅盲道砖。
“为啥不用隐形井盖?真把盲人绊倒了咋办?你赔啊?”尚振营当场“发飙”,把施工监理“克”了一顿。
“马上整改,马上整改。”施工监理连连点头。
“没事,我盯着呢,他不改,咱不验收。”须水街道办事处政法委员、分管城管工作的党伟赶紧过来“打圆场”。
须水街道办分管城管工作是个大高个,名字也很好记:党伟。这几天,他可没少往现场跑。
不能只看表面现象
党伟是2011年到的须水街道办,2018年须水办事处划分出柳湖街道办,党伟去了柳湖办担任城管科长,去年又回到了须水办,任政法委员,分管城管工作,所以对辖区的道路状况也是“门清”。
党伟告诉记者,这次无主道路集中治理,虽然名义上沿用了“郑路平”专项推进,实际上涵盖了“郑路平”“郑点亮”“郑好停”全部内容。
“沿街的路灯情况我们也做了排查,做了台账,这次会集中加密、集中保亮,有条件的上线杆,没条件的选用太阳能路灯。纺织产业园区这一块,大型服装生产企业多、学校多、小区多、店铺多,须水河东路的‘停车难’也是顽疾,趁着这次无主道路集中治理,我们也有新的泊位扩建打算。”党伟告诉记者,这次治理行动已经列入了办事处党建引领网格化工作范围,客观上也会对中原区各个办事处辖区的“颜值”带来一次大提升。
11点多的时候,来到了最后的通达路,这是须水办首批治理的4条无主道路中,最宽的一条,面相也颇为“憔悴”。盲道、人行道多处断行甚至塌陷,绿化带更草稀树少。好在面相虽显破败,快车道主路倒也说得过去,车辆风驰电掣其间,看似并无大碍。
“不能只看表面现象,”党伟告诉记者,此前专班排查组的魏红杰科长,曾带队逐条道路勘验,用的是雷达探测设备,“4条道路,总共排场出地下空洞、脱落、土质疏松,合计90多处。这些都是内伤,隐患很大,不治不行。”
敖明成的“认养孤儿论”
检查结束后,尚振营站在太阳地儿里,先是给施工方、办事处工作人员开了个小型“现场会”。主题是要求严格贯彻郑州市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杜建强的指示,坚持“百姓视角,国际视野”开展工作。同时严格按照中原区城市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黄建军的要求,切实“把好事办好,不留遗憾”。“就像我刚才批评的,那个窨井盖压了盲道的问题。往小里说,是用心不足。往大里说,是站位不够。”
“现场会”开完,尚振营又给敖明成打了一通电话,汇报了足足15分钟。
聊完了正想挂电话,记者连忙抢过来手机要求电话采访。
可能是怕记者听不明白,敖明成在解释此次集中治理的意义时,特意打比方说:这些无主路好比就是没爹没妈的“孤儿”,因为长年“缺爱”,不仅大小病患缠身,身份还是“黑户”。通过集中整治,治好“伤病”的道路达到了移交条件,就能给这些无主路“上户口”,“也就是说,这些‘孤儿’以后就有‘家’了,我们城管局就是他们的‘爹妈’,还得保证他们以后健康成长。”
给失修道路“治病”,让“黑户孤儿”有家。中原区城市管理局主动作为“认养孤儿道路”,可谓是奏响了郑州城管“郑路平”专项治理的又一强音。而这样的工作思路和底气,又来自哪里?
上下同欲者胜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履新的黄建军,此前曾在西流湖路街道办、莲湖路街道办任职;市政养护中心主任敖明成,曾长年在建设路办事处工作,2020年才“转战”城管。
如果再加上现场的须水街道办党工委委员、政法委员党伟,就不难理出一条脉络:从基层干出来的干部,最知道普通百姓真实迫切的需求,更知道怎样增强市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也知道劲儿该往哪儿使。
这,大概也就是无主路治理能成为中原区“郑路平”工作抓手的根本原因。
现场指导结束后,眼看到了饭点儿,尚振营却急着要回家眯一会。司机李师傅笑着对记者说,局里防汛这一块也是他们科室牵头,头天下午到晚上接连暴雨,当晚巡查积水点,折腾到二半夜才休息,大家都睡了不到4个小时。“好在雨下得急,停得也快。自从前年那场大雨过去,一到汛期,我们这些人都没咋睡过囫囵觉。”
尚振营也笑起来,说:“每次降雨,积水点、 涵洞、隧道、金水河边,穿反光背心值守在现场的人员,有一个共同名字,就叫‘城管’。”
无论是眼前无主道路治理中的“同心”,还是前夜防汛排查积水点的“同力”,都令记者油然记起《孙子兵法》那句名言:“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
来源: 郑州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