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 出彩许昌丨青山绿水 绘就襄城诗意栖居“新画卷”

许昌观察 2022-10-16 17:05:03

大象新闻记者 韩争强 通讯员 袁金艳 文图

碧波荡漾的北汝河、颍河,风景如画的首山、紫云山,治愈系的蔚然天空……秋阳高照的日子,漫步于北汝河畔,随手一拍便是大片。

进入秋季以来,不少市民选择周末到北汝河畔打卡,将拍摄的碧水蓝天上传到朋友圈,赢得一片点赞。这折射出来的是襄城人民日益强烈的生态环境获得感和幸福感。

峥嵘岁月求变,非凡十年为证。党的十八大以来,襄城县深入贯彻生态文明思想,坚持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着力做好“治山理水”“显山露水”等生态文章,为高质量发展绘就绿色底色。

向“新”而生   坚决筑牢生态环境屏障

2021年3月,许昌亮源焦化有限公司的两座4.3米焦炉被彻底拆除,是襄城县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历史性一刻。附近居民李先生现在还记得,焦炉未拆除前,刺鼻气味时有发生。“这两座焦炉拆除后,削减二氧化硫70吨、氮氧化物364吨、颗粒物58吨,我县生态环境质量大幅提升”许昌市生态环境局襄城分局局长助理、行政审批股股长余江勇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襄城县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共关闭 “散乱污”企业83家,进一步守护筑牢

生态环境屏障,为坚决打好打赢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奠定了基础。

——蓝天保卫战。全县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21年,全县可吸入颗粒物(PM10)平均浓度为79微克/立方米,与2017年同期相比降低18.56%;2021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53天,创近年来新高。

——碧水保卫战。十年来累计实施年度水污染防治重点工程3项、水主要污染减排工程2项。重要河湖功能区达标率为100%,城市建成区黑臭水体全部消除,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

——净土保卫战。大力强化土壤污染源头管控,持续开展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园区周边相关土壤环境监督性监测工作;全县农用地、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均达到100%。

逐“绿”而行    大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

每到油菜花盛放时节,首山漫山遍野金灿灿的油菜花绵延起伏,层层梯田铺满金黄,恰似一幅美丽的山间油画,这里曾因过度采伐造成植被破坏,首山满目疮痍。

近年来襄城发挥自然禀赋优势,大力开展首山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工程,治理面积5295亩,绿化面积3000亩,种植各类绿化树种137.8万余株,昔日满目疮痍的首山,经过开发修复,成为集观光、旅游、休闲、娱乐为一体的旅游胜地。

首山脚下,汝水旖旎。湿地面积达533.86公顷,湿地率59.54%,面积130万平方米,投资4亿元的北汝河国家湿地公园如今已打造成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环境。

除了山水生态的保护和修复,林业生态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部分。据统计,襄城县开展修复生态工作以来,已完成集中连片造林(含廊道绿化)14700亩,森林抚育工程54200亩,其他绿化建设完成5.5万余亩,累计完成营造林12.7万余亩,进一步提升了全县的林业生态化水平,为打造美丽新襄城奠定了坚实基础。

有“为”而治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北汝河上,绿头鸭在愉快嬉戏,白鹭在芦苇丛间穿梭……人与自然一体共融成为现实。

生态系统多样化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图景。据了解,目前襄城县域内已知的维管植物共有65科242属451种;国家 II 级重点保护植物有 2种:野大豆、野生兰花;区域内脊椎动物共有 5纲39 目72科 198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1种:金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大天鹅、鸳鸯等11种。

生态兴,则襄城兴;生态美,则襄城美。钟灵毓秀的襄城成为一方生态福地,为群众创造出高品质生活。

十年来,仙翁山景区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湛北乡北姚社区被评为“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村”, 汾陈镇成功创建省级“美丽小镇”,库庄镇北常庄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十里铺商庄村等3个村庄被评为“第六批河南省传统村落”,紫云镇塔王庄村等19个村庄被评为“省级生态文明村”……

如今,漫步襄城,抬头,是醉人的“襄城蓝”,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一幅天蓝水清地绿的良好生态画卷已在襄城徐徐展开。


编辑:张红   审校:韩欣毅

来源: 许昌观察

相关新闻
确保城市环境整治效果“不反弹”,中原区坚决打击渣土运输违规行为
郑州观察 | 2022-10-16
为群众办实事 范县辛庄镇倪庄包村干部葛芳帮村民解决“老大难”
猛犸新闻 | 2022-10-15
郑州文源小学:云端建队节里打造“少先队工作新局面”
阳光少年 | 2022-10-15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