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夏萍 通讯员 孟靖淇/文图
为提升辖区静态交通管理水平,加强非机动车停放管理,近日,郑州高新区精心选址,以正弘汇周边作为试点,因地制宜、对症施策,建设生态非机动车停车场,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居民对周围环境的要求也愈来愈高,非机动车由于其便捷性,数量在不断增长,乱停乱放给周围环境及道路交通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正弘汇位于科学大道(金梭路-瑞达路)北侧,周边有信息工程大学、创业中心和丹尼斯商场,日常车流量大,非机动车停车矛盾突出。为彻底改变这一现状,高新区城市管理局联合枫杨办事处、智慧运营集团、正弘物业、共享单车企业等相关单位通过一系列的提升改造,成功打造科学大道瑞达路和科学大道金梭路2处正弘汇周边生态非机动车停放试点,试点铺装2150平方米,提升绿化面积1800平方米,设置可停放非机动车1100辆、共享单车400辆,切实满足群众需求。
多方联动聚合力,共谋共建生态停车场
为加强正弘汇周边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专项治理工作,高新区城管局联合枫杨办事处、交警十一支队、正弘汇物业公司、单车企业等单位负责人成立了专项整治工作专班。通过多次实地调研,综合考虑地形、位置、周边交通情况及停车需求等因素,一致认为以大面积铺砌混凝土为主的传统停车场,给城市带来了大量的热辐射,形成了“热污染”;同时大面积的硬质铺装,占用了绿地空间,这和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追求格格不入,在生态、环保、市容市貌等方面存在诸多缺点和不足。为解决停车场与生态环境等方面的矛盾,从满足群众需求和城市管理角度出发,工作专班最终选择建设兼顾绿色生态、市容环境和实用的生态停车场。
“消极空间”变“积极空间”,以生态景观分隔动、静态交通
隐藏在绿树红花间的停车空间,以带状分布的绿化景观作为遮蔽,与道路交通实现分隔。绿荫覆盖、花草点缀既能吸尘减噪,提升景观品质,还能缓解炎炎夏日下的烦躁心情,对比以灰白色调为主的传统停车场空寂、单调的消极空间,无疑多色彩的生态停车场所形成的积极空间更符合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以透气、透水性铺装材料铺设地面,让雨水回归地下,调节地面温度,减少排泄量,兼作绿化灌溉。
立足群众需求,服务大众百姓
正弘汇周边两个非机动车停车场并不是简单的生态绿化与停车空间相结合。而是在设计之初就充分考虑了群众需求,分区设置非机动车停放区、共享单车停放区、外卖车辆停放区,既方便群众停放,又利于日常管理,同时根据空间大小,设置便民座椅,方便群众闲暇之余驻足休息。并且为了更好地解决群众电动车充电问题,后期将设置配套充电桩,缓解电瓶车充电矛盾。
强化宣传引导,突出日常管理
停车高峰期派专人定点管理,宣传引导市民文明停车,提高了道路通行效率,减少了非机动车乱停放对交通的压力。同时,组织单车企业和物业管理人员开展日常巡查,对不规范停车行为引导改正,及时规范、消除违规停放行为。为确保工作落到实处,城管局交治中队每日对非机动车管理工作进行督导。
来源: 郑州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