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夏萍 通讯员 吴丹 宋学新
心手相牵,没有翻不过的山;同舟共济,没有跨不过的槛。
11月7日,记者获悉,在郑州市二七区嵩山路街道亚星社区在职党员志愿者团队里,有一支工作最辛苦、感染风险最大的战斗小组,他们承担着志愿服务里最急难险重的任务——为居家隔离的重点人群上门做核酸检测,由于他们名字里的“星、云、先”三个字,志愿者们都亲切的称他们为“星云先锋”,他们就是郑州市劳动保障培训就业指导中心王淑云、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孟新星、市房产档案馆尚星旭和市人民医院的石对先。
上门核酸是一场硬仗,他们成为离不开的“重点人物”
每天清晨7点,“老大姐”王淑云就赶到了社区办公室,作为在职党员志愿服务中的“老兵”、在职党员疫情防控临时党支部的组织委员,王淑云是“星云先锋”的主心骨,从上半年5月份那波疫情以来,她就开始为居家隔离的重点人群上门做核酸检测,现在已经是上门核酸工作离不开的重点人物。
这个居民近万人的大社区,居家隔离人员一直在几十户到200户之间波动,小区太大了,每天上门做核酸都是一场硬仗。王淑云深知摸清底数、规划好路线对圆满完成任务的重要性,她一进门就直奔主题,和社区的小白老师拿着名单开始逐一核对当天居家隔离人员的信息。
社区楼宇分6期、74栋楼、248个单元、外围一周1.7公里、走完一圈大概20分钟,王淑云边核对今天的任务清单,边对着脑海中的社区地图默默勾画着今天的行进路线。
很快,“星云先锋”的其他3位队员也赶到了,4个人凑在一起又核对了一遍清单,熟练地穿好隔离服,按规定的程序做了互相检查,在“大白”前胸后背都写上了各自姓名,默契的拿起试剂管、棉签、手消、名单等必备物品出发了,等待他们的,将是连续3到4个小时的艰苦战斗。
从医护人员的“替补”变成了上阵的“主力”
居家隔离人员或是密接、次密接人员,感染风险大,为他们一对一上门做核酸检测,谁心里都会发怵,怕家人担心,王淑云他们几个不约而同都对家里人隐瞒了实情,只是说参加社区志愿服务,没敢说是给隔离户做核酸检测。
可纸里包不住火,王淑云的爱人得知消息后,又生气又担心地数落她“你干啥不行!非要去上门做核酸,万一感染了咋办!”孟新星的老婆怀孕待产,知道情况后也是担心的不得了,孟新星只好把石对先抬出来当挡箭牌“石老师是专业医生,有他给我们把关,没事!”就这样,从家人的提心吊胆到现在的大力支持,从开始的手忙脚乱到现在的轻车熟路, “星云先锋”小队的成员们从医护人员的替补变成了上阵的主力、从小白变成了专家,成了志愿者们心目中真正的先锋。
每次听到社区居民说“辛苦了”,他们浑身充满力量
社区里大部分是无电梯的多层楼,偏偏居家隔离户大多集中在5楼、6楼,孟新星是退伍特种兵,身体是小组里最棒的,他就主动多承担些楼层高的任务,了解到王淑云这几天因为长期爬楼梯已经导致膝盖损伤疼痛不已,他和小组其他同志商定只让王淑云负责核对名单、规划线路,爬楼梯入户检测的工作由他们3位年轻人承担。做档案工作的尚星旭不善言辞,心思缜密的他把上门做核酸检测分解为填写公示牌、揭封条、敲门、核对身份、开管、递管、扫码、消毒、贴封条等流程,一整套动作衔接的行云流水,丝毫不差。
尚星旭从上半年开始就一直活跃在社区疫情防控的志愿者团队中,他说,每次听到社区居民对他由衷的说出“你们辛苦了”、看到医务人员不辞劳苦转战在各个社区一线的身影、感到队友们相互扶持相互勉励的情谊,他都浑身充满了力量。
疫情发生以来,医护人员严重不足,封控在家的石对先无法返岗,他主动向社区请战,一直奋斗在核酸检测的岗位上,成了社区的“秘密武器”。作为职业医师、专业人士,他每次都要认真检查大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每户做完都督促做好现场消毒,任务完成还要指导大家规范脱防护服、做消杀。他不厌其烦地提醒团队成员,重点人群上门核酸检测要抓好两个关键点,一是要把检测做准确,咽拭子、鼻拭子都要做到位,否则结果一旦出现偏差后患无穷;二来一定要做好防护和消杀,千万要避免隔离户之间、志愿者之间出现交叉感染。团队里有他做技术指导和把关,大家心里都有了底,没了后顾之忧。居家封控久了,个别居民难免对工作人员发牢骚甚至发脾气,面对个别群众的抱怨,他始终心平气和,坦然以对,笑着让大家放轻松,用和善温暖的言语安慰隔离居民的心。
在“星云先锋”小队的感召和带动下,在职党员们干劲十足
11点半左右,连续奋战近4个小时的“星云先锋”们完成任务返回社区,秋末冬初的寒冷季节,他们早已汗透衣背,面屏上密密麻麻挂满了水珠,有水不能喝、有汗不敢擦,渴的嗓子直冒烟他们换下防护服第一件事情就是咕咕咚咚的先灌一大杯水。
考虑到他们的辛苦,大家也想和他们调换一下工作,他们总是说“别换了,我们已经适应了,换其他人还要再重新熟悉,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星云有耀能垂荫,在“星云先锋”小队的感召和带动下,亚星社区的在职党员们在各自的志愿服务岗位上一个个干劲十足,他们按照郑州市委“三起来”活动要求,扑下身子、扛起担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吹响了抗疫“集结号”。
来源: 郑州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