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8月3日消息,郑州市财政局落实“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要求,深度落实助企纾困支持政策,全力支持做好稳经济促增长工作。
支持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上半年,全市投入资金18.7亿元,有力支持疫情防控,为经济发展营造了稳定安全的外部环境。已拨付一线医务人员临时性工作补助及慰问金5119.8万元,调动医务人员工作积极性。拨付资金3.77亿元,支持省、市定点救治医院运营及设备购置,促进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和核酸检测能力提升。拨付资金1亿元,支持岐伯山医院、第一人民医院航空港院区、方舱医院、核酸检测小屋等建设。拨付资金4亿元,支持做好五个阶段多轮次全员核酸检测,结合疫情形势变化持续保障常态化核酸检测。拨付资金3.62亿元,支持做好外溢人员(跨区域转运、隔离人员)隔离转运、航空港区市级隔离酒店(泰丰公寓)装修改造,以及机场入境人员、接收乌克兰撤侨及额济纳旗专列等境外省外人员、援助外地医务人员返郑隔离等工作。拨付资金3.16亿元,支持做好新冠疫苗采购和接种,实现全市接种1166.2万人,覆盖总人口的92.56%。
缓解企业融资难问题围绕企业生存发展最急需最迫切的难题,拨付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担保费补贴及风险代偿补偿资金375.19万元,引导金融机构为市场主体提供融资34.59亿元。拨付创业担保贷款贴息及奖补资金2686.1万元,撬动创业担保贷款1.45亿元。累计发放应急转贷资金89.3亿元,为中小微企业节约融资成本2.5亿元。投放“科技贷”业务专项贷款7.1亿元,支持科技型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外贸贷”、出口退税资金池投放贷款2.3亿元,帮助中小微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加快惠民惠企政策落地见效一是落实留抵退税政策。克服留抵退税规模大、时间紧和现金调度等困难,在最短时间内增加了企业现金流,共办理全市留抵退税退库328.6亿元,其中重点支持小微企业留抵退税退库127.3亿元。
二是落实适度刺激性财政政策。投入资金4.1亿元,支持开展绿色家电以旧换新活动、汽车消费券、餐饮消费券、电商消费券发放等促消费活动,带动消费60亿元。拟安排100亿元财政性存款开展竞争性存放,激励驻郑金融机构加大对市场主体支持力度。发行政府专项债券325.54亿元,支持医疗、住房、水利、农林等282个重点项目建设,促进扩投资、稳预期。
三是落实社保费缓缴等稳就业政策。延续实施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费率政策至2023年4月30日,全市实施阶段性社保费缓缴惠及14.5万余户单位,减免金额1.61亿元。拨付公益性岗位补贴、创业培训补贴等各类就业资金6679万元,发挥资金效能保障就业。
四是落实减免房租政策。对承租我市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出租的房屋,受疫情影响不能正常经营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免缴2022年1—3月份房租,2022年4月—2023年3月份房租减半收取,截至6月底已减免房租4213万元。
实现兑现惠企奖补直通直达通过完善“亲情在线”平台建设,市财政不断破解稳经济、促发展政策兑现不畅问题,充分挖掘大数据潜力,提高精准度和效率,实现了“让政策找人、让数据匹配、让资金直达”。一是实现政策精准服务。形成惠企利民“政策库”,集聚28个市直单位和16个区县(市)952条政策,提供分类检索服务,可根据企业注册类型、主营业务等标签,开展政策主动推送,逐步实现企业找政策向政策找企业转变。二是降低政策申报成本。搭建政策申请、审批、资金兑付全链条办理,开放47个政策线上申报,通过城市大脑数据共享,对电子证照等进行快速比对、鉴别、认定,有效压缩申报资料,精简审批流程,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加快涉企资金直达拨付。上半年拨付涉企资金60.7亿元,其中,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等资金8.1亿元,惠及全市502家工业企业、712个项目;科技创新等资金7.9亿元,惠及企业4052家。
保障企业生产平稳运行市财政联合各市直单位释放体系合力,努力保持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经济发展提供要素保障。
一是支持保障物流体系畅通。联合商务局对物资运输车辆司乘人员开展快速核酸检测,投入资金2020万元配置相应设备。向承担试点任务的20家物流企业拨付补助资金900万元,完成城乡物流高效配送试点验收。加大对民航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企业纾困支持力度,拨付619家企业上市挂牌融资奖补资金3303.4万元,阶段性落实国内客运航班运行财政补贴政策。
二是支持企业复工复产达产。联合市交通局落实好“白名单”等系列政策措施,确保重点行业企业在疫情期间不停工、不停产。拨付资金4473.4万元,奖励2021年度企业项目生产和技术设备投资。拨付资金600万元,鼓励整车和改装车企业采购本地非关联生产企业零部件,确保生产元器件保供稳价。
三是支持科技投入资金保障。联合工信局大力推动技术改造,拨付2021年度企业技术改造项目补助资金1.7亿元。拨付2021年企业上云补贴2248.5万元、国家级和省级企业研发平台奖励5700万元,加快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应用。
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市财政持续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政府采购环境,推动“政采18条”加快落实,逐步构建政府采购统一大市场,通过政府采购支持稳经济促增长。
一是推动政府采购系统集成互融。政府采购电子平台实现与河南省政务服务平台、“信用郑州”、“郑好办”、财政预算管理一体化等系统平台互联互通,构建了全市“一张网、一个体系、一套标准”的“1+1+N”采购电子化监管模式,交易信息在线查询、评标评审全程在线查看、交易痕迹在线追溯、监督管理在线实施,从市场主体的视角优化功能设计,更加便民利企。
二是大幅精简政采流程。创新政府采购招标方式,实施政府采购全流程电子化、“不见面开标”和远程异地评标,不再收取保证金,为1.67万家投标企业减负19.2亿元。压缩合同签订时限为2个工作日、采购资金支付时限为5个工作日,提高政府采购办事时效。
三是搭建“银企对接平台”。编印《郑州市政府采购合同融资工具手册》,引导、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上半年为131家中小微企业提供普惠信贷3.5亿元,份额增长63%。
四是大力支持中小企业。落实财政部工作要求,将下半年面向中小企业的预留份额提高至50%以上,比财政部高出10个百分点,累计向中小企业授予合同104份、金额2.39亿元,占合同授予总金额的94.5%,政策成效显著。
来源:顶端新闻
来源: 郑州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