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院士领衔,谈“心”论道。6月27日,记者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获悉,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心脏中心、河南省健康管理学会共同主办的第五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2022 C4)”将于7月8至10日在郑州举行。
国内外大咖“云”端相聚 共话“心”事
据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心外科专家程兆云教授介绍,继前四届华中心血管大会取得圆满成功后,秉承“规范、质量、创新、提升”的宗旨,以围绕“协同、融合、跨越”为主题的第五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2022 C4),将设1个主论坛和31个分论坛,聚焦心血管疾病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学术交流,为国内外同行构建一个展示技术、共享成果、切磋学习、共同提高的重要舞台,以期推动我国心血管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胡盛寿教授担任大会主席,并领衔此次大会。河南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党委书记邵凤民教授担任大会执行主席,河南心血管病中心(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华中分中心)党委书记、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院长郭智萍教授担任大会秘书长。
届时,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党委书记郑哲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院长助理、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总院长助理潘湘斌教授,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健教授,以及李守军教授、张戈军教授、复旦大学中山医院周达新教授等国内心血管学界诸多学者大咖们,将与来自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世界知名心血管疾病专家,相聚云端,以名家讲坛、专题讲座、病例讨论、手术直播和个案分享等不同形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与参会代表们分享心血管疾病医、教、研、防、管及医工结合相关产业的丰富信息和最新学术成果。
“心血管病死亡地图”发布 河南位列全国第二
6月23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在北京发布《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 》。
报告显示: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率处于持续上升阶段,推算心血管疾病现患病人数3.3亿。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仍居首位,高于肿瘤及其他疾病;农村、城市心血管疾病导致的死亡,农村为46.74%,城市为44.26%。也就是说每5例死亡中就有2例死于心血管疾病。中国心血管病给居民和社会带来的经济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加强政府主导的心血管病防治工作刻不容缓。
“河南是人口大省也是心血管疾病高发省份。”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副院长、全国知名心内科专家高传玉教授介绍,近几年,河南省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呈现持续上升态势。河南省的预期寿命偏低、年死亡率偏高与心血管危险因素现状密切相关。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是下游危险因素,不健康饮食和身体活动不足等则属于上游危险因素,如不从源头上加强对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等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预防控制,可能会加剧导致罹患心血管病风险的居民将会越来越多。
据推算,目前河南省各类心脏病患者高达1200-1600万人,死亡率高达118.90/10万,位居“中国心血管病死亡地图”全国第二位,远远高于其他省份。
高传玉教授呼吁,要遏制河南心血管病增长态势,必须加强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控制,大力开展普及健康知识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强调每个人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坚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饮食方式。
“云端盛宴”启幕在即 三大亮点抢先看
7月8日,第五届“华中心血管病大会(2022 C4)”将在郑州盛大启幕,记者从主办方了解到,今年这场“云端盛宴”有三大亮点。
亮点一:家国情怀,聚焦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
为贯彻《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1》“倡导心血管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的指导要求,本次会议重点探讨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在未来新时代新格局新发展理念下,心血管病防治如何开启新征程?
为此,会议增加预防、康复论坛比重,开辟了心血管再生医学论坛、预防心脏病学论坛、心脏康复论坛、临床研究方法论坛等新领域,有利于促进心血管疾病救治格局的院前预防、院中诊治、院后康复的全流程一站式优质服务。
亮点二:关注民生,推广新技术应用造福百姓
近年来,心血管疾病诊疗技术获得突飞猛进的发展,从有创、到微创、到无创,造福群众的前沿新技术不断涌现,诠释着心血管医学发展的追求。
本次会议,由胡盛寿院士研发的世界上最小的第三代磁悬浮人工心脏应用、由潘湘斌教授研发的全世界最先进的可降解封堵器应用、以及心脏瓣膜置换技术发展、二尖瓣关闭不全的无创治疗、心力衰竭和心脏重症的最新进展等先进技术将成为讨论推广的热点,指引着未来学科的发展。
亮点三:面向“强基层”,着眼人才培养提升基层心血管疾病防控能力
本次大会专门安排了中青年论坛,河南省胸痛中心急性心梗救治技能大赛、重塑无痕——介入无植入病例研讨专场、生活方式医学与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等一系列内容,以基层为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筑牢网底。
来源: 有医说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