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真实故事!程永新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再版

一起萌动 2023-06-12 17:03:24

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

余华的《活着》、苏童的《妻妾成群》、王朔的《顽主》、贾平凹的《高老庄》的首次发表,均与他有关。用苏童的话说,“他是我和余华成长道路上非常重要的一个伯乐”。这个人,就是《收获》文学杂志主编、编辑家程永新。6月11日,大象新闻记者获悉:作为程永新“流浪三部曲”的首部曲,出版于2007年的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日前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再版。

程永新 大象新闻记者袁晓强/摄

没有父亲,和母亲、两个姐姐寄居在孤僻古怪的二姨妈篱下,男孩骆驼从小就习惯蜷缩于自己的小天地,“恰似一个飞机员蜷缩于机舱内浮游在大千世界浩瀚天空”。本书记述了主人公的少时遭际:一次次爱的奇遇,动物般的男孩、水果般的女孩,在偶然的交汇冲撞后,依旧要踏上各自的孤独旅程;注定要背叛的二姨妈的厚意,在她匆匆离世后,给他留下一个永远的难题:“我还能说自己是清白无罪的吗?”

回忆、沉思与梦境交织,这是一部惘惘年代的青春物语。

作家余华称赞,《穿旗袍的姨妈》是一部简洁而博大的长篇之作。而作家、批评家程德培则认为,想要讨论程永新的小说,《穿旗袍的姨妈》是绕不过去的作品。十几年了,他几度重读这部小说,总有意想不到的收获,每次都会引起他对“如何叙述上海”这一命题的思考。身世之谜、成长之惑无疑是小说写不尽的主题。

程永新的长篇小说《穿旗袍的姨妈》于2007年出版,它与2011年出版的《气味》一样,初稿都动笔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 

“对中国当代文学来说,九十年代伊始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先锋作家们纷纷直面生活,正面强攻,而我这个专业编辑业余作家,因为写过一些中短篇,跃跃欲试,也想尝试写长一点的东西。”程永新说,《穿旗袍的姨妈》原先的初稿有三个人称的叙事转换,最终还是放弃了,只选择了第一人称的叙事。改为第一人称之后,小说的很多细部都顺多了,流畅多了。那次调整,显然与九十年代文学形态的转向有关。

谈及创作初衷,这源于程永新的二姨妈。

“我的母亲有五个姐妹两个兄弟,当我拿起笔,我的眼前首先浮现的是二姨妈的形象。为什么是二姨妈呢?思来想去想是她太富有传奇性了。”程永新说,自他出生起二姨妈就是一个人,酷爱旗袍,去世后她居然有足够丰厚的财产,可以让她的兄弟姐妹为之打官司。

二姨妈一生节俭,这些财产要一口一口从嘴边省下来那是不可能的,那只有一个解释:她曾经嫁给过一个富人。那是个什么样的富人呢?他是去世了还是把二姨妈抛弃了?

程永新说,从小到大,他一直在问而没有问出结果,于是忍不住要展开想象的翅膀,于是就有了这部长篇小说。

来源: 一起萌动

相关新闻
焦作又添一逛街好去处!恩州驿古街 邀您来打卡
猛犸新闻 | 2023-06-12
“邮”情“邮”意 “桃”你欢喜
南阳观察 | 2023-06-12
安阳律师乡村行,护航“三夏”保丰收
安阳观察 | 2023-06-12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