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张英 通讯员 弓晗璕/文图
提到老师,总会想起一句话——“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
讲台,成为指代老师甚至指代教育的一种符号。这个符号,而今在郑州市中原区世纪城小学被突然打破。
这种“打破”,背后藏着什么秘密?老师们适应吗?学生和家长又怎么看?
无讲台——教学新体验
第一次走进世纪城小学的教室,省骨干教师吕孟利直接懵了——这教室咋没“讲台”?我该站在哪儿?
循着吕孟利的视线,教室前面除了黑板和南侧的办公桌外,讲台和讲桌都消失了。原先讲台的位置,现出一大块“空地”,比起有讲台时,倒是敞亮了许多。
开学大半个月过去,吕孟利开始习惯这“无讲台”的教室,不自觉间,她就会走到孩子们中间,穿梭中与“小豆丁”们应答互动。
吕孟利说:“这种体验很新鲜,我发现和孩子们之间更近了——听他们说,看他们笑,教他们写,俯身倾听他们的心声……”
针对没有讲台,一三班班主任赵雨萌老师也说道:“我最大的感触是在教室里每天能多走好多步,以至于每天回到家,我都发现小腿隐隐作痛,微信步数比以前上课多了两三千步。每天走的步数虽然更多了,但我感觉和孩子的距离更近了!”
无讲台——师生零距离
二年级三班的张家皓说:“教室里没有讲台之后,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会从我旁边走过,当我表现好的时候还会摸摸我的头,我好开心。“
二年级四班的郭泽萱说:“当我走进教室的时候发现教室正中间没有讲台,跟之前的班级很不一样。不过这样,我上课的时候再也不用使劲把头抬得高高的去看黑板了。”
无讲台——家校皆心安
家长们得知新学校教室的“重大变化”,一开始有些不理解:学校教室,怎么可能没有讲台?
一年级四班家长鲍丁辰妈妈和仝明轩妈妈来实地参观后,表示没有讲台这个高出的“台阶”,不仅拉近了孩子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并且还少了教室的一处安全隐患,活泼爱动的孩子们,过来过去的就不再担心被绊倒而发生意外了。
无讲台——注入新理念
教室不设讲台,在校长赵伟看来,不单单是一个“物理”变化,更有其期待的“化学”反应。
作为这所新建校的掌舵人,赵伟认为,此举看似只是去除了讲台,但真正目的,是要改变老师的教学模式。
通过教室空间上、形式上的平等,促成师生之间彼此心理上的平等;通过形式上的改变,推动老师行动上的改变,“逼迫”老师们走下心中“无形的讲台”, 走到学生身边,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念,把课堂上的授课者,变成课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把课堂变成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课堂。
新学校、新面貌、新气象。世纪城小学正探索一条有特色的发展之路,让学生在这里快乐学习、教师开心工作、家长认可,希望每个改变,都能给孩子们带来更好的体验。
来源: 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