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 记者 张英 /文 图
这所学校有历史,半世纪风云,赋予它厚重之名。
这所学校很崭新,新校址、新建筑、新身份、新理念,凤凰涅槃,天马浴河,再启新征程。
岁月之锤炼,碰撞上新际遇,激发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作为伊河路小学校区之一,它将如何继承,又会如何发扬?
54载过往,终究隐入尘烟;而今从零起点,世人会猜想它的无数种可能,而揭秘“未来的答案”,是每一个现在。
● 优质资源一杆旗,一砖一瓦即教育
郑州市中原区建设路第六小学有历史,始于1968年,旧址在中原区六厂前街。而今,顺建设西路向西7公里,它易址新建,在寰宇路与顺昌路交叉口东北角,校园眉目逐渐清晰,今秋即将招生。
逢七必变,改变的不仅仅是地理空间,半个世纪的时光打磨,因缘际会,重装上阵的新校也有了一个新名字:伊河路小学教育集团建设路第六小学校区。
省级名校赋予的荣光,它一出生就风华正茂:占地37.1亩,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绿地率超过35%;规划8轨制,共48个教学班,20多个功能室……体量规模,名校光环,成为西四环建设路交叉口东北角片区优质教育资源的一杆大旗。
校长是伊河路教育集团总校长张严明,副校长王艳华。接任命以来,王艳华一头扎进工地14个月,知性淑雅在繁复的“计算”中日渐粗粝,亲自参与打磨这数十亩的校园硬件,从墙壁隔音厚度,到窗户开扇角度;从吊顶造型,到卫生间接水点个数;从绿化树种,到报告厅舞台纵深,她真切体会到“一砖一瓦即教育”。
● 劳动即生活 人本奏和谐
筹建学校的亲身体验里,王艳华日益感受到“劳动”的价值。开学即纳入学校课程,这不仅仅是完成教育部新课标要求,更是伊河路小学教育集团“德才至善,人本和谐”办学理念的继承与体现。
洗晒、归纳、扫地、拖地……都纳入日常生活劳动课程,学校还打算开学即以比赛形式,强化劳动课价值。王艳华认为,劳动是陪伴孩子终身的一种生活方式,对于培养学生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在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耕读传家,带有浓厚的中华文化,通过生产劳动,让城里娃体验“粒粒皆辛苦”的真实内涵;知晓农时、节气,春播秋种,感受花花草草生命的张力;分担家务,让孩子懂得,对家庭不是一味索取,更要有责任和付出。
在劳动中育“德”,在实践中广“才”,在人与自然互动中,追求一种平衡与和谐。王艳华带领她的12人初创团队,已然开始思考学校课程的整体设计,劳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既背靠集团校“大树底下好乘凉”,又要创新亮点有特色。
● 未来教育:“圆满”起点,发挥长板
拂去半个世纪风尘,建六校区虽有辉煌历史,王艳华却更着眼未来。接任以来,每天她思考最多的,就是如何把中原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吴晓昊“品质教育,成就未来”的理念,在学校落地生根发芽。
她的微信“收藏”里,有篇关于“未来教育”的文章,透视着历史的宏阔与未来的激荡:半个世纪前,教育的出发点是不再当文盲;自己这一代,是“知识改变命运”;未来一代人,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她思索着对于“幸福人生”的理解,未来的一代人,一定是激发潜能,张扬个性,追求自我价值实现的一代人。那么如何给予他们好的教育?
她把小学,定位于孩子“圆满人生”的起点,她希望未来在这个校园,能发现每个孩子的特性,激发每个孩子的潜能,用平台的力量,去构建包容“多姿多彩”的可能性。“教育孩子的同时,希望能影响家长,承认孩子间的差异化,发现每个孩子的独特性,看到孩子的优点长处,别以孩子短板,去博孩子一生。”
再好的理念,也需要落地。王艳华把校园周边规划图收藏在手机里,时常比对翻看。她认为,资源、生源在哪儿,就从哪儿起步,一步一脚印,日拱一卒,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来源: 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