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徐超 通讯员 张凯雯/文图
为强化教师的教学基本功,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教材内容,融合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4月12日上午郑上路小学开展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优质课评选活动。校长周永涛,副校长何向从、陈华,教导主任王坤及各学科教师代表观摩了本次优质课评选活动。
孙芳老师执教六年级《圆的周长》一课,立足圆的周长公式的推导和圆周率的来历这一重点问题,开展实验活动,引导学生通过猜一猜、量一量、算一算等活动,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探究课从现象入手,从问题出发,通过科学猜想,形成主动探究的环节,培养学生数学思维,使学生的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和文本三者对话的过程。”薛冰冰老师执教《棉花姑娘》时,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过角色体验,联系生活等方式,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在对教材的处理上,薛老师将整个教学过程创设成一个完整的的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感悟、体验,环节紧凑,自然融合。
王辉老师执教的《探索图形》让学生体会分类、数形结合、观察、合作交流发现正方体每种涂色情况的位置,由里及表掌握了正方体涂色问题的规律。经历图形分类计数问题的思考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促进复杂问题的化繁为简的思想方法。
陈培培老师执教的《铁杵成针》,课堂上通过引导学生多种形式的朗读,品味古文的韵律;有层次地设计教学环节,并注重方法引导:让学生逐步把握古文主要内容,创设情境感受人物品质,最后联系生活,揭示故事蕴含的道理。
姚黄老师执教的绘本《Magic Tails(神奇的尾巴)》,课堂以一首欢快的英文歌曲导入,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姚老师通过由简到难的问题设计,带领学生步步深入了解故事,引发学生思考。整节课活动设计合理,课件和道具制作精美,通过小组活动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并通过思维导图的方式对故事进行很好的梳理,最后的上台展示环节,学生们兴致勃勃、意犹未尽。
评委老师们在“双减”政策背景下,以高效课堂为导向,毫不吝啬分享自己的经验,交流自己的教学理念,给每一位老师提出专业的指导意见,老师们收获满满。
关山初度尘未洗,策马扬鞭再奋蹄。老师们乘着“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这艘大船,扬起“双减”的风帆,继续下一段征程......希望每一位教师在学与思、教与研的高效课堂前行道路上,都能遇见最美的自己。
来源: 阳光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