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史诗般呈现脱贫攻坚伟大历程的原创自制电视剧《山河锦绣》,11月15日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首播即拿下实时直播关注度第一,用真情和暖意展现出中国扶贫事业的历史性成就。
电视剧《山河锦绣》讲述了西部山区两代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前赴后继向世代贫困宣战的故事,以全景视角和感人情节,多维度、艺术性地展现中国扶贫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
导演余淳在分享创作感受时说:“还记得6月份,也是在这间会议室举办的开拍启动仪式上,仪式都结束了,总台台长又叫住我们几个主创说:‘你们要记住,村支书只能说村支书的话,不能说省委书记的话’。我至今记忆犹新。我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是让我们一切向真实靠近,真情实感、脚踏实地,我们也一直是按照这个创作理念来进行创作的。”
全景式展现脱贫攻坚,
口音服装道具都能怎么用?
时间跨度长达30年的电视剧《山河锦绣》是一部全景式、立体化的作品。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中西部山区,赵、柳两个不同姓氏的村庄因为一场天灾合并成一个村子,村支书赵书和对由于自然灾害和两个村子多年积怨等原因造成的贫困现状痛心疾首,一心想改变家乡贫困的面貌。同时,他还要处理好与以柳大满为代表的柳氏村民之间的关系。
当年曾经跟随父亲下放到村子里的国文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与赵书和、柳大满在少年时都是好友。国文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后,始终关注着村里的情况,让这片土地摆脱贫困也是他多年的夙愿。三个人做出各种努力和尝试,两代人前赴后继投身扶贫事业,最终使村庄彻底摆脱了贫困。
为了真实地呈现这个故事,该剧制片人赵倩介绍:“《山河锦绣》以陕南地区为原型,为了保证真实度,选取的演员绝大部分是西北籍,用陕人陕语来体现农村戏的原汁原味。”
即便个别主演不是西北人,他们也在每天努力学说陕西话:“每天疯狂练习方言,连做梦都是陕西话。”
“很像,很有味道!”是该剧的第一视觉感受。剧中每个演员都“灰头土脸”,风吹日晒的皮肤、黄斑遍布的牙齿、充满岁月风霜感的服装……负责服装的工作人员表示:“本来需要给服装上加汗渍,但演员们都非常敬业,基本上汗湿了都不脱衣服,长期下来衣服上就形成了天然、真实的汗渍。”
为拍剧修了条路,
这是一个“良心剧组”!
波澜壮阔的脱贫攻坚战,是人类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是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上的重要里程碑。
“我们把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浓缩在剧中的柳家坪,从最真实的生活出发,走进生活深处、从平凡中发现伟大,把对‘人’的塑造放在第一位,以多元视角讲述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高度的精彩故事。”导演余淳表示,“这部剧的拍摄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真实,从剧本、人物、事件、制作等各个层面都要真实。”
《山河锦绣》里有一个情节是村里修了一条小路。尽管这不是重场戏,但剧组并没有选择借景拍摄,而是切切实实花了资金和人力,在当地修了一条真实的水泥路。这样的“较真之举”不仅高质量完成剧集画面拍摄,还为当地村民做了一件好事。不糊弄、不敷衍、追求真实的《山河锦绣》也引发热议,被网友点赞为“良心剧组”。
同样“较真”的还有大场面拍摄。《山河锦绣》开篇讲述了半山村遭遇泥石流,村民连夜冒雨转移。为了呈现真实的受灾场景,剧组选择在崎岖的山地实景拍摄。
现场统筹张迪介绍:“山区地势复杂,下了雨更没法走。这场泥石流戏拍了三个大夜,上百人冒着大雨排队转移,浑身湿透,在泥水里一遍遍地走,鞋踩到泥里都拔不起来。从晚上8点拍到凌晨2点多,直到拍出最真实、最震撼的受灾转移效果。”
为拍剧种20亩水稻,
这部剧里还有哪些数字?
手扶拖拉机、二八自行车、花床单、老式电风扇,墙壁上“家养一只兔,不愁油盐醋”的时代标语……剧中这些细节真实可见,以小见大的细腻影像高度还原,强烈的代入感让受众重回那个充满激情的建设年代。
为了更好地还原历史背景,《山河锦绣》在破题之时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主创团队先后采访近百位扶贫工作者,在陕西西安、渭南、宝鸡,河南平顶山,贵州黔西南等多个省份、数百个村落实地采风,行程近万公里。
全组角色演员近百人,特约演员近五百人,群众演员达五千人次。置景方面,《山河锦绣》总场景将近500个,为体现同一地点的历史变迁,还需要多次翻景。同时根据剧情需要,剧组种植了20亩旱改水稻。制作扶贫资料近2000份,全剧道具使用量高达几十万件。
《山河锦绣》跨度近三十年,剧中的人物生活发生了变化,演员的状态要变,生活场景、人物造型都得跟着变。
造型指导宋跃表示:“剧中人物的变化是非常微妙的,不能直接从一个农村人变成了城市人,这样不切实际,也不真实,这种变化是年代质感上的变化。”为此,该剧塑造了不同阶段4000余组人物造型,共使用服装达20000余件,以细腻呈现每个人物不同阶段的生活状态。
真实温暖有力量
用心用情创精品
大剧看总台
共赏《山河锦绣》
来源: 猛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