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电1’开关加入运行。”4月14日9时29分,接到新乡县供电公司调度员的操作指令,赵保周合上开关,110千伏祥和变(以下简称祥和变)3号主变和7条10千伏线路顺利送电。这意味着历时53个小时的检修升级工作圆满完成。
(深夜制作电缆头。马安春摄影)
赵保周长舒了一口气,长时间的高度紧张,终于可以稍微放松一下。和赵保周一样,分布在此次电网检修升级各个工作现场的工作人员,也将作业工具收好装车,拍一拍浑身的疲惫,在“又打了一场硬仗”的谈论中,踏上了归程的汽车。
110千伏祥和变电站位于新乡经开区古固寨镇东部,担负着古固寨镇全域及周边居民和企事业单位用电。53个小时如同白驹过隙,但整个检修攻坚战却凝聚了从安全管控、检修消缺、工程建设、电网调度、疫情防控等许多人的努力付出。
(召开班前会。王璐宇摄影)
“保周,带领操作人员再熟悉一下工作票内容;聪伟,再检查一遍风险管控措施。一切就绪后,向调度汇报请求批准操作。”时间拨回4月12日凌晨3时45分,祥和变检修操作负责人张领胜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当天的工作内容,一场市县协作的检修攻坚战,伴着风雨在凌晨打响。
主控室内紧张有序的操作,室外也是一片忙碌之景。
“向南转臂15度,吊钩降落准备吊装。”天刚蒙蒙亮,一辆黄色的吊车缓缓驶入祥和变,长长的吊臂配合着设备区检修人员陈荣良的指令前后移动。一次工作组对新增母线间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试验组人员则用仪器认真对避雷器、电容器的各项运行参数进行试验……现场紧张有序,分工明确,协作顺畅。
祥和变墙外的铁塔上,一条崭新的110千伏线路正在架设中,它将为祥和变接入一条新的110千伏进线电源,改写祥和变单电源供电的历史。
(登杆检修。王泽淼摄影)
顺着祥和变的供电出线往下看。140人组成的15个登杆检修小组,也火热展开登杆作业。
“祥镇线67号杆避雷器有轻微裂纹,需要更换。”李志强站在15米高的线杆上,认真地检查每一个设备状态。出征前,他就深知此次检修作业对迎峰度夏保供电的重要性。“要利用此次机会,对线路开展一次深度检查,一点也马虎不得。”
新旧避雷器顺着李志强手中的安全绳索上下传递。13分钟后,设备更换完毕,李志强又紧了紧固定螺丝,才放心下杆往下一基线杆走去。
中午时分,太阳露出了头。远远望去,青的麦,蓝的天,银的线,移动的安全帽,构成了和煦春光里一幅流动的画。
当天,他们共完成祥和变7条10千伏出线的登杆检修任务,更换隔离开关10组、跌落保险33组、避雷器18组,处理鸟窝30处,加装驱鸟器87处,校正绝缘子5处等等。
夜幕暗了下去,工作却没有停下来。
“工作量大,必须连夜赶进度。”4月13日23时,在祥王线施工现场,施工负责人张华一边鼓劲儿一边强调安全事项。“一定要注意视线盲区,安全作业一定要放在第一位。”
在他身边,一束光柱照在电缆沟里,将现场映得通明。4名工作人员加持探照灯,小心翼翼地用切刀一层一层剥离电缆绝缘层,缠上半导体胶带和铜屏蔽层、套装冷缩绝缘套管……十几个步骤、近一个小时完成了电缆头的制作。
深夜工作现场,巾帼不让须眉。更换开关柜刀闸、扛起比胳膊还粗的电缆,十多个女同志丝毫不逊色。2天的时间里,他们共新建改造线路(电缆)7932米,立杆94根,安装断路器4台。
齐心协力事必成。4月14日8时35分,10千伏所有开关恢复备用;9时10分,110千伏古祥1、古祥2加入运行;9时29分,祥和变3号主变和7条10千伏线路先后正常送电。
天气虽然阴沉着,但街道商户灯光亮起、工厂机器轰鸣声渐起,小镇又恢复了往日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