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色古香)
高考成绩逐年提升,2022年本科上线401人,上线率达到64.6%,上线人数相比2021年增长57%;
旅游与酒店管理、农学、汽车、机电等专业60%以上学生升入本科院校,稳居全省前列;
综合素质过硬,实习学生深受企业欢迎,在河南宇通实习学生待遇高于同类学生,有超过一半学生被评为优秀员工;
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2022年以来面向社会开展各类培训6600余人次,90%以上人员顺利通过鉴定考核,取得技能等级证书……
近年来,许昌市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职业教育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一路狂飙,强势突起,引发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
(金字牌匾)
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何能打造出职业教育的金字招牌?
一个重要答案:全面深化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建设!
如今的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升学的路越走越宽,就业的质量越来越高,更重要的是老百姓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度不断提升。学生就学也从当初的“无奈选择”转变为“主动要求”,从“前途渺茫”转化为“未来可期”,让“将就”变为“成就”。
升学畅通,本科、研究生向他们敞开大门
“挺开心的,我终于圆了大学梦!”张婷清楚记得,3年前300多分的中考成绩让自己跌落谷底,“我确实挺难过的”。最终一家人商量下来,选择了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就读。入校后,在老师的悉心教导鼓励和同学的带动下,张婷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开始奋发苦读,一边补齐初中基础,一边学习高中课程。2022年,她成功考入河南大学。
(环境育人)
张婷只是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众多学生中的一员。与考入普通高中的学生相比,进入这里的学生文化课基础薄弱、自我管理能力不强,但经过三年教育,通过补差培优、因材施教的精准培育后,都走上了成才之路。
2022年高考,汽车专业朱怡彤荣获全省第一名,王明洋荣获全省第四名。现代农艺专业代俊飒荣获全省第一名,李烜宇荣获全省第三名。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陈锦鹏荣获全省第八名,范文燕荣获全省第十名。
产教融合,建立校企协同育人长效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动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
“职业教育要把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融为一体,培养专业化技术型人才,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强化家庭和社会的育人功能。”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闫海军表示,围绕构建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学校明确了新时期的办学思路。在这种办学思路指导下,以产教融合为着力点,与龙头企业的深度合作渐次开展。
专业设置方面,紧密结合国家产业发展需要,企业人才需求,重点规划建设四大专业群。一是现代制造业专业群,包括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等专业;二是乡村振兴专业群,包括现代作物生产技术、烟草栽培与加工技术、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等专业;三是现代服务业专业群,包括电子商务、旅游服务与管理、智能养老服务;四是人工智能专业群,包括计算机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应用、软件与信息服务。
(实训中心)
(技能比武)
产教融合方面,学校积极践行专业共建、双元育人,建成了周边地区首个生产性直播实训基地,学生在真实的商业环境中体验职业岗位,锻炼专业技能。建有近300个工位的数字经济生产性实训基地,能进行人工智能训练、电商客服、市场营销等丰富多样的理实一体化教学,同时面向社会打造“培训-技能鉴定-就业”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当地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输送了大批高素质技能人才。
(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培训)
(专业优化研讨)
人才培养方面,大力加强校企合作,根据企业岗位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学校与河南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办学,采用现代学徒制委托培养汽车专业技师,工学结合。依据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等方面的真实业务场景,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契合人才培养定位的课程体系,定制开发模块化课程,共建产业学院,将比亚迪提供的部分软、硬件设施设备全面融入学校教学场景,实现教学与产业、企业实时同步,实现教育链、人才链有机衔接。此外,该校还建成了覆盖全校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和先进的理实一体化教室和实训基地,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打造襄城职业教育品牌,打下了坚实基础。
日常教学方面,该校注重“理论”与“技能”两手并抓,勇于探索普职融通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为提升学生技能操作能力,学校结合文化课程进度,全年以技能大赛为主线开展学生全员化技能训练,同时融入大国工匠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增强了专业学习的热情,提高了专业技能水平,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加快标准化改造,构建“中职+高职+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特色院校)
近两年来,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发展迅速,为该县培养了成千上万的技术技能人才,但学校校舍大都是上世纪80年代初所建,在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决定对学校进行改造提升。
“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标准化提升改造工程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为此成立专门机构,统筹解决项目实施中的各项问题;申请专项资金,解决了最为紧要的改造费用问题。从此以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将会迎来发展的快车道。”闫海军说。
据介绍,学校改造提升工程与中职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同步进行。校内改造提升具体的施工总原则是先建后拆,在校内新建一栋教学楼、餐厅,启用后,拆除老建筑原地建设,分层推进,确保2023年年底办学条件达标,两年内完成提升改造。
建成后,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将以中职标准化建设为契机,发展中高职贯通培养,借助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在襄城县建设校区的机遇,在襄城打造“中职-高职-本科”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施行,明确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意义重大、影响深远。襄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在新时期职业教育赛道上,踔厉奋发,勇毅前行,推动襄城县职业教育再上新台阶!”闫海军表示。
编辑:张红 审校:韩欣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