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吴战通 河南广电融媒体记者 刘强/文图
“今年已经有300余万斤蔬菜种子从济源销往全国,预估可种植商品蔬菜1200万亩,按照2021年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居民蔬菜消费数据,基本能满足约2亿国人对商品蔬菜的需求。”12月6日,中国种子协会蔬菜种子分会副会长、济源市种子协会会长、绿茵种苗有限公司董事长侯三元兴奋地告诉大象新闻记者。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种子作为“农业的芯片”, 关系到国家农业生产安全,只有将种子资源掌握在自己手中,提升种业创新能力,实现种源自主可控,把现代农业发展的生命线攥在手里,才能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特殊地理环境造就蔬菜种子繁育基地
济源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山区丘陵占全域面积的88%,因山区耕种土地地块小,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进行耕种,不利于大田农作物耕种。
但因济源处于北纬35度,属于暖热带季风气候,地貌总体呈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北、西、南三面高,中间低。境内共有大小山头2985座,横亘于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之间。正是济源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优势,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再加上山区自然隔离的生态,使之成为了全国蔬菜繁种的理想产区。
“这是因为特殊的环境和因素,2001年,我们在济源的王屋山区第一次开展白菜繁种工作,那时候只发展了200余亩。经过20余年的发展,今年济源的蔬菜繁种面积已达3.6万亩,产值近3亿元,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洋葱杂交种子生产基地。”侯三元自豪地告诉大象新闻记者。
用一粒种子铺下乡村产业振兴路
产业振兴是乡村全面振兴的基础和关键。在济源,以绿茵种业为龙头的一大批繁种企业走出了一条“公司+基地+农户”的订单产业经营模式,全面解决农户从育苗、种植、生长、销售等问题。
“这么多年,济源蔬菜繁种发展一直比较强劲,我觉得最主要的因素还是我们解决了老百姓的后顾之忧。”侯三元如数家珍地说:“蔬菜繁种是高效农业,每年春季栽种,生长周期在3个月左右,麦收之前就已经成熟进行了采收,不影响秋种。而且这一季每亩地农户大概投入在1000元,除去成本后,净收益达到3500元左右,只要老百姓年年种,就能保证这个产业给他们足够的收益。”
记者了解到,从老百姓种什么品种、种多少面积、生产技术问题、种子回收价格、结算款项等问题都在蔬菜种子繁种前签订的合同中一一进行了明确,解决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同时为保障产业健康发展、农户的利益,济源市政府和绿茵种业为种植户投保了农业保险,确保在有人力不可抗拒的风险中,政府保成本、企业保利润的保障体系。
“今年已经有205个家庭农场参与了蔬菜繁种的事业中,而去年也仅有50多个,这些农场主基本上都是返乡青年,他们每户的种植面积都在30—200亩。就以白菜种子为例,他们每户每年的净利润都在20万—70万,确保他们在家乡都能挣到钱。”济源市绿茵种业副总经理李丹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绿茵种业已经在济源11个乡镇拥有了256个生产基地,公司员工从最初的8人已发展到现在96人,其中80%的员工为技术员工。品类由最初的白菜种子发展到现在30余类,600余个品种的蔬菜种子,在济源形成了一年四季有播种、三季有花开、四季有收益的格局。
人才+技术+政策,保产业良性发展
“中国每种出三棵大白菜,就有一棵白菜的种子来自济源。”侯三元自信满满告诉记者。
在今年8月,济源示范区正式出台《济源蔬菜种业振兴行动方案》,成立了蔬菜种业振兴工作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全力推动蔬菜种业振兴。按照“三年六万亩、五年十万亩”的目标,以“十字花科、百合科、葫芦科”蔬菜制种为主,确保2025年达到6万亩,实现蔬菜种业年产值5亿元以上,2028年达到10万亩。以国家洋葱杂交育种“卡脖子”工程为重点,建成国家洋葱杂交育种中心,培育5个以上具有“济源芯”的突破性新品种。建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高度集聚、设施装备先进、生产方式绿色、经济效益显著、辐射带动有力的蔬菜制种基地,创建“济源蔬菜种子”等系列地理标志品牌,从而成功创建蔬菜种子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
产业的发展,有了好的政策,也需要专业的技术和人才,在绿茵种业试验基地,该公司总经理王国强介绍:“为此我们公司成立了全国唯一的蔬菜制种院士工作站、河南省大宗蔬菜种子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了济源市蔬菜良种繁育研究与开发重点实验室。我们立足于技术创新,从种子的纯度、发芽率、水分、净度四个指标上下功夫,截至目前,我们已经将白菜种子原本亩产60公斤提升到130公斤左右,发芽率从80%提升到了95%左右,产品已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 “作为从小在山区长大的孩子,深知种子对于农业的重要性,也要关注乡村产业振兴,让我们的土地有人种、房屋有人住、村里有人影、街上有笑声、家家有钱赚、百姓生活乐融融。”侯三元看着眼前的这片土地自信满满地说。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