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记者 曹森
屏幕代替了纸笔,搜索代替了思考,手机游戏让人眼花缭乱,在这个万物互联的时代,孩子很容易沉醉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但是,现在的孩子都是互联网的“原住民”,不可能不接触网络,所以粗暴的禁止并不可取。
教育孩子,堵不如疏,疏不如导。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帮助孩子建立起更多有益的爱好,对抗网络诱惑。许多有识之士呼吁,让孩子放下手机,重回纸质阅读。很多家长,也把纸质阅读当做培养孩子兴趣的首选。在这种情况下,优质的纸质阅读产品,深受家长和孩子的喜欢,《阳光少年报》就是其中的一种。
定位独特 孩子喜欢家长肯定
孩子多看新闻,关注时事,不仅能增长见识,还可以增强思辨能力。《阳光少年报》就是一份给小学生看的新闻故事报,它的定位非常独特。《阳光少年报》每周发行一期,每期8个版。从丰富程度上看,这8个版的定位特别合理:封面榜样故事、中国大事、中国趣闻、世界大事、世界趣闻、文化、科学、漫画。覆盖面已经足够宽泛,对扩展孩子视野,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
重磅时政热点,是《阳光少年报》的主打内容。
比如,近期全世界都在关注的台海局势。《阳光少年报》在最近某期刊登了两篇相关文章,分别是《海疆有我,请祖国和人民放心!》《台湾地图上,条条都是回家路》,从台海实弹演训和台湾街道的名字讲起。从不同的维度,给孩子讲了台湾,讲了当下的热点事件。复杂的时政热点,孩子自己就能读懂。
再比如《中国空间站太空开建!》《叮咚!空间站的快递到了》《长征新成员,一箭两种“心”》《航天英雄,坐着“快车”把家还》《神舟再飞天,太空建家园》等一系列文章,让孩子对国家的航空航天事业有深入的了解。《在日本,农产品为什么说谎话?》《“金融核弹”是什么武器?》《全球一起行动,对付塑料垃圾》这类文章,让孩子了解世界,增长见识。《为什么有毒动物不会毒倒自己?》《为什么人类是“哈欠冠军”?》这类文章,紧跟前沿科技,孩子读了,能增加知识面。
品质至上 助力孩子全面发展
在《阳光少年报》上刊登的这些新闻,不是干巴巴的时事热点堆砌,而是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呈现出来。《阳光少年报》很擅长使用儿童化的语言表述。生硬、难懂的时事新闻在《阳光少年报》上变得生动活泼,通俗易懂,清清楚楚。孩子喜欢读,读了自己就能轻松理解。报纸上的每篇主稿,都呈三段式分布,这种叙述方式适用于绝大部分故事。小学阶段孩子的阅读,难以接受过于复杂的结构,三段刚刚好。
《阳光少年报》的“讲究”还不止讲故事这一方面。研究这份报纸不难发现,它版面上用的字词,一般不超出小学阶段的范围,如果超出,就一定会注音。它也从不出现晦涩的专业术语,一旦出现,必定会有解释。
值得称道的是,《阳光少年报》的每篇故事结尾,都会有一个色块,色块中的文字,被称为“核心素养点”。这是《阳光少年报》独家研创的“核心素养体系”。这些“核心素养点”,是根据孩子心理与成长需求总结出的,教他们学做人、学立志、学创造——这才是综合素养的根本所在。这个故事对孩子有什么价值,孩子能从中学到什么,它说得明明白白。这样做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孩子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思考能力、培育孩子的“核心素养”。让“核心素养”变成孩子的“软实力”,成为他们受益终身的财富。
爱上阅读 轻松摆脱网络诱惑
最重要的一点是,《阳光少年报》对不喜欢阅读的孩子,特别有用。《阳光少年报》每个版大约1700字,5~8分钟可以读完。这就能利用到很多零碎的时间来阅读,并且阅读十分轻松愉快。全报13000字,这样一份周报,有固定的阅读周期、有稳定的阅读量、高品质的阅读内容。这样,就很容易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爱上阅读。日积月累下来,阅读量就特别可观了。而且,《阳光少年报》的每篇新闻故事短小精悍,趣味盎然,既是范文,又是素材库,能直接提升孩子作文水平。
对抗网络诱惑,不是一天两天的事。通过这样优秀的纸质读物,培养出孩子的阅读习惯,他们才能放下手机,走出虚拟世界,爱上纸质阅读,茁壮成长。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