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非遗人③以生活化皮雕制品“闯市场”,不让非遗“绝活”成“绝唱”

时之眼 2022-07-09 22:00:39

大象新闻记者 弯继伟/文 李亚林/图

【核心提示】

“你看,这花瓣边缘再磨一下,是不是更饱满一些?”

“我觉得花蕊的染色,再淡一些,看起来更鲜活!”

…………

7月8日,走进周伟在洛阳洛邑古城景区内的工作室,他和女儿周佳慧正伏案埋头雕刻,两人面前工作台上的牛皮上,一朵鲜活的皮雕牡丹画芳容初露。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桥上看你”。此刻,在外人的眼中,这父女两代人专心创作的场景,恰是一幅非遗代代传承的和谐画卷。

运刀如笔,牛皮之上妙笔生“画”

提到非遗皮雕,不少人会觉得陌生。

“通俗的说就是在皮革上进行雕刻,通过工具敲打或挤压皮革,使其凸起或凹陷以形成图案和造型。”周伟解释道,通常,一件皮雕制品的成型要经历构思、绘图、描线、刻刀线、敲打、上色、防染、手缝等几十道工序,工艺复杂。

在周伟的工作室内,牡丹、花鸟、人像等皮雕制品琳琅满目,细细观赏,这些作品件件线条流畅、层次分明、立体感十足。

“皮雕艺术源远流长,它的艺术性就体现在画面的细节的处理上,精湛工艺成就非凡艺术品。”周伟说,据他查证,在我国,皮革制品最早出现于商周时期,当时多用于制作马鞍、皮甲,属军事物资,工艺粗犷。

后来,为提升美感,人们开始对皮革进行加工,雕刻花纹图案、染上鲜艳色彩或镶嵌宝石、玉器,皮雕制品逐渐向艺术品演变,注重观赏性,皮雕技艺经过世代传承,终成一门艺术。

周伟的皮雕手艺,正是传承父亲衣钵。

皮革雕刻难在染色、用水,如同冶炼把握火候

今年50岁的周伟,家族世代传承皮雕手艺,他是第五代传承人。

创作上乘佳作一直是匠人朴素的追求,在传承中创新,会赋予传统技艺更强的生命力。周伟近期最得意的作品是一幅名为《武皇牡丹绘》的巨幅皮雕,长2.5米、宽1.5米,由他和女儿历时3个多月完成,也是洛阳市目前的最大画幅的纯手工彩绘皮雕作品,现展示于洛邑古城景区梦唐阁沉浸式体验馆内。

创作这幅作品时,两人在技法上进行了大胆创新,使用了皮塑、牛皮染色、皮革拼接等多种皮雕技法,制作难度也成倍增加。

周伟介绍,皮革雕刻,染色和用水是最关键的两步。牛皮一沾水颜色会变深,染色时会出现色差,需要一遍一遍染,让皮质充分渗透染料,这样色彩才能均匀。

其次是用水。水的作用是让皮革变软,更方便雕刻,皮雕用水如同冶炼控制火候,很讲究,水多了,刻边不圆润;水少了,容易出现毛边。

“繁琐工艺显匠心,这也是传统技艺的魅力所在。”周伟坦言。

皮雕制品生活化、技艺传承年轻化,传统才能不“失传”

谈起皮雕非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身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洛阳市文化艺术专委会委员、洛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常务副会长周伟,正进行着两方面的探索:一是皮雕制品生活化,二是传承年轻化。

酒香也怕巷子深!在周伟看来,皮雕非遗项目,需要大众去了解和认识。皮雕制品生活化,就是运用皮雕工艺生产兼具观赏性和实用性的生活用品,如钥匙包、钱包、卡包、皮带等,让其以低廉的价格和实用性走进大众消费视野,提升认可度,“有了市场,才有传承”。

至于传承年轻化,和其他非遗传承一样,周伟也将目标瞄准了年轻人,除了将女儿培养成传承人外,早些年他曾与一所学校的特殊教育学院合作,先后给300余名聋人大学生进行皮雕技术培训。今年5月,他还与洛邑古城景区内的沉浸式文旅项目梦唐阁合作,将皮雕等非遗元素融入年轻人喜欢的“剧本杀”中,以普及非遗文化。

非遗进社区、进学校,免费培训残疾人皮雕制作技艺,近年来,周伟对皮雕技艺的推广和传承一直没有停止。

“手工是一种态度,专注是一种信仰,把皮雕项目做精做好,让更多的年轻人喜欢皮雕技艺,让更多人参与传承,是我们传承人的使命。”周伟说。


编辑:王丹

来源: 时之眼

相关新闻
老马的“十八般武艺”
水电气暖 | 2022-07-09
358幅书法美术作品亮相,让廉政文化进万家
时之眼 | 2022-07-09
稳经济 “政”在行③细节取胜!在“抢人大战”中赢得青年才俊,郑州经开区为招才引智拼了
时之眼 | 2022-07-09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