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摄影︱谢卫民
江西新闻客户端修水讯(记者曾宜奇)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大家是否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蚕宝宝们究竟默默地为我们人类做了哪些贡献?别急,跟着我们“‘云上中国行’走进江西”采访团的脚步,走进江西省信德保制丝有限公司,了解养蚕制丝背后的故事。
▲摄影︱谢卫民
千年悠悠,蚕桑蝶变。漫江乡是修水县传统蚕桑重镇,2011年,江西省信德保制丝有限公司落户于此,并在2012年3月正式投产。多年来,蚕桑作为当地的经济支柱产业,其种植面积约3000亩,经过多年以来的发展,在这里,逐步形成了制种、催青、收烘、缫丝、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体系。
公司成立后,承担着全县近百分之八十的蚕茧收购,有效地解决了修水县蚕农的卖蚕难的问题。公司将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蚕茧制成白厂丝、桑蚕丝被、桑芽菜、鲜蛹食品等,实现销售收入四千三百万元,纳税一百二十余万元,带动就业近200人。
扶贫助农这背后也少不了建行修水支行的身影,从提供扶农助农优惠政策、给予资金支持、到帮助企业优化产业升级,延长产业链条,进一步扩大市场竞争力。在建行修水支行的帮助下,公司不断提升对蚕农的服务,先后与山口、征村、西港等十个蚕桑主产乡镇推行了公司十合作社十蚕农的模式,实现二次分红,有力地推动了修水县蚕桑产业的稳定发展。
小小的蚕茧,如今已孵化出一条千万元的巨大产业链,以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来源:江西新闻客户端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