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书宝 通讯员 刘青 马国哲 赵璇/文图
5月21日,农历“小满”节气,此时,北方麦类等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从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大规模种植粮食。作为重要的粮食生产大国,我国的粮食作物,多是在史前农业基础上继承的。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三农”投入力度,粮食生产持续稳定。
那么,在1400年前的隋唐时期,被誉为“天下第一粮仓”的洛阳城,又是如何保证“粮满仓,天下安”的呢?“小满”之际,大象新闻记者走进回洛仓、含嘉仓遗址,探访粮窖的前世今生。
一条运河,见证“粮满仓,天下安”盛世
洛阳因洛河而得名,地处“天下之中”,是最早的“中国”,也是东方古代文明的中心和发祥地。
在洛阳1500年的建都史上,虽然隋王朝只占了14年,短暂得如昙花一现,但在先后建都洛阳的十三个朝代中,它的分量很重。
隋大业元年,即公元605年,隋炀帝杨广登基不久,就颁布营建东都洛阳诏书,仅用10个月的时间,东都洛阳城就建成了。后来,唐朝和武周继续以此为都,遂称隋唐洛阳城。在营建东都洛阳的同时,以洛阳为中心开凿大运河的另一项伟大工程也紧锣密鼓地实施。今天穿城而过的洛河水,仍流淌在1400多年前的隋唐大运河起始段的河道上。
在第46个国际博物馆日当天,国家“十三五”重点文化工程、位于洛阳的隋唐大运河文化博物馆,正式面向公众开放。作为隋唐大运河的中心和枢纽城市,洛阳至今还保存着通济渠(洛阳段)、含嘉仓、回洛仓等大量珍贵的运河遗产。
其中,回洛仓就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而含嘉仓自唐代始作为粮仓沿用至宋代,是隋唐洛阳城皇城之内的皇家粮仓。
作为大运河沿线重要的粮仓遗址,隋唐大运河的实物例证之一,隋唐时期中国南北漕运发达的见证,回洛仓、含嘉仓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两处遗址,藏尽“天下第一粮仓”兴衰
记者在洛阳市睦邻大道与邙岭大道交叉口的回洛仓遗址看到,这里地处巍巍邙山南麓的缓坡地带,地势平坦开阔,西与瀍河相邻,南则直通洛河,水运条件十分便利。
据介绍,回洛仓始建于隋炀帝大业年间,整个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总面积相当于50个标准足球场大小。仓城内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约有700座,气势恢宏。回洛仓内每个仓窖的大小基本一致,呈口大底小圆缸型,窖口直径约10米,深约10米,每个仓窖可储存约50万斤粮食,总储粮大约3.55亿斤。
当时,洛阳人口大约为100多万,仅这个粮仓就够全城百姓吃半年了。
回洛仓现存遗址区虽然只是其中一部分,但也称得上雄伟壮观了。遗址区展示有复原后的回洛仓城南北城墙和内部的十字形道路,并用一个个绿篱圈标记了已探明但未发掘的仓窖所在位置。记者通过无人机从空中俯瞰,整个仓城呈长方形,仓窖成组分布,整齐排列,蔚为壮观。
而另一座仓城,含嘉仓的规模有粮窖400座以上,每座粮窖储约50万斤粮食。据此推断,含嘉仓约储粮2.5亿斤。文献记载,唐天宝年间,全国储粮约1200万石,而仅整个含嘉仓的粮食储量就达到580万石。可见含嘉仓的规模并非一般粮仓可比。在随后的朝代更迭中,含嘉仓都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还一直有着“天下第一粮仓”的美誉。到了南宋时期,首都迁移,含嘉仓漫漫淹没于历史长河之中。
在回洛仓、含嘉仓发掘出土的刻铭砖上,考古工作者发现内容基本相同,主要记载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从铭砖的文字内容来看,回洛仓、含嘉仓都有一套完整的管理系统,说明当时统治者对粮食的重视。
如今,回洛仓遗址、含嘉仓遗址已建成洛阳仓窖博物馆,并实行免费开放。
隋唐时期,仓储规模扩大,形成完整体系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新石器时期仓房开始出现,储粮规模较小,储粮形式为地下、地上储粮。地下为窖穴,容积小;地上用陶器,仓房开始出现。
夏商周时期,随着生产工具的发展,生产力的提高,人们开始注重农业生产的发展及粮食的储藏。储粮方式依旧为地下与地上两种,地下仍为窖穴,地上为仓房。
到了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窖藏仍被作为储粮的主要手段之一,随着大一统的封建政权和生产力发展,建立起全国规模的仓储系统,建立和完善中央管理机构,规定了地方仓储的规制,粮仓种类开始增多,将“储”与“运”有机地结合,于漕运沿线傍水建造了中转仓储性质的漕运仓储,进行专人管理。
隋唐时期,因国力强盛,仓储规模逐渐扩大,形成完整的体系。除用以储粮的粮窖外,还有保护粮仓安全的仓城。仓城四周有城墙,城内驻有重兵。并设置专供运粮使用的漕渠、道路和专门管理粮仓的管理区。
而从宋元开始,粮食的储备管理相当混乱,明清时期仓储逐渐走向衰退阶段。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