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付雨涵 李昌
眼下,2022届高校毕业生群体即将离开校园,除了考公、考研等,大部分将直面就业市场。
根据教育部此前的发布,2022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规模、增量均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
这届毕业生有怎样的就业期待?求职现状如何?求职去向又有怎样的趋势?近日,智联招聘发布《2022大学生就业力调研报告》,从不同维度综合反应本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和求职心态变化。
期望月薪6295元,国企热衷度上升
2022届毕业生的平均期望月薪6295元,比去年的6711元下降约6%。其中,4000元以下期望月薪的占比12.8%,高于2021年的8.9%;6000元以上期望月薪的占比44.6%,低于2021年的50.8%。“无论从平均值,还是分段薪酬来看,本届毕业生降低月薪期望值都具有普遍性,这也表明毕业生愿意降低薪资要求以适应就业市场。”业内人士透露。
求稳心态有增无减,毕业生对国企热衷度继续上升。对于偏好的就业企业类型,国企仍是毕业生首选,占比44.4%,高于2021年的42.5%。选择民营企业的占比17.4%,比2021年的19%继续下降。国企热、考公潮升温,民企热度降低,共同折射出本届毕业生在选择工作上的求稳心态加剧。
值得关注的是,2022届毕业生期望去IT/通信/电子/互联网、房地产/建筑业行业就业的比例分别为24.1%、8.8%,比去年降低1.3个、2.1个百分点。随着去年以来互联网、房地产行业发展放缓,招聘规模增速放缓或有所收缩,毕业生也应势调整就业期望,降低了对这两个行业的选择。
双一流院校生更爱深造,“考博热”兴起
疫情常态化下,经济发展和就业市场承压,感受到今年求职竞争非常激烈的应届生比例为61%,比去年高6个百分点。更多人选择继续深造、自由职业、慢就业等方式缓解自身就业压力。
选择读博的硕士生增多,“考博热”可能正在兴起。具体看不同学历的毕业生去向,2022年,硕士研究生选择“国内继续学习”的占比11%,显著高于2021年的4.3%。业内人士分析,一方面,国内博士人才仍较稀缺,薪资水平相对其他学历有明显优势,吸引更多硕士生考博;另一方面,可能也是硕士生暂缓就业的一个选择,“考研热”是否会逐渐渗透到“考博热”,值得关注。
毕业院校等级方面,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在单位就业、自由职业、慢就业上的意愿均要高于双一流院校。而在双一流院校毕业生中,17.6%决心在国内继续学习,还有4%选择出国深造,分别高出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10.9个百分点、3.1个百分点。可见,双一流院校毕业生愿意在本就占据优势的院校和成绩方面继续加成,用时间成本换取更大的就业竞争力。
近半求职毕业生已获Offer
经历了春招季,迈向6月毕业季,一些毕业生已经拿到Offer并完成签约。
数据显示,截至4月中旬,在有求职计划的应届毕业生中,46.7%已收获Offer,低于2021年的62.8%。其中,获得1-3个Offer的占比38.1%,低于2021年的48.9%。15.4%有求职计划的毕业生已签约,低于2021年的18.3%。与签约率相比,求职录取率的降幅更显著,从侧面反映出招聘岗位减少,毕业生对工作的选择余地缩小。
从毕业生签约的单位性质看,签约民企、国企的毕业生分别占31%、30.9%,共吸纳6成以上毕业生就业,是促进就业的双主力。但与去年相比,民企、国企比例分别下降12个、5个百分点。而国家机关(10.6%)、事业单位(7.6%)的比例分别上升6个、4个百分点。疫情下,国家机关、事业单位释放更多就业岗位,对大学生就业起到更好吸纳作用。
值得关注的是,普本及专科学生反馈,实习经历在择业中占据重要因素,36.9%的普通本科院校毕业生、47.8%的专科院校毕业生将成功获得Offer归因于相关实习经历。“在校大学生也应积极寻求实习岗位,提前做好求职准备,在实际工作中提升价值、发掘机遇。”业内人士建议。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