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5年提建议把牡丹确定为国花 全国人大代表王琇:可完美诠释大国气象

时之眼 2022-03-08 18:30:56

大象新闻记者 吴紫翼

“现在已经有100多个国家确定了国花,但我国是至今没有确定国花的大国。”3月6日,全国人大代表、洛阳博物馆名誉馆长王绣在参加全国人大小组发言时建议,将牡丹确定为国花。

3月8日,大象新闻记者对话全国人大代表王绣,她认为,中国既然有“世界园林之母”的称号,希望可以通过组织开展国花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提交全国人大确定后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牡丹不仅可以用来赏识,用途也非常广泛

来自“冰城”哈尔滨的王绣,从小是从老家棉被上的绣花和老师的画笔中认识了牡丹,“那时候年纪小没见过真花,也不知道这么好看的花是真实存在的。”

1968年,王绣因求学来到河南洛阳,美术专业的她于1969年到公园写生时偶遇牡丹展,看到真正的牡丹花呈现在眼前时,王绣激动不已,“我当天晚上画到了半夜,也因此明白了艺术源于生活,洛阳是我的第二个故乡,牡丹对我也有着非凡的意义。”

王绣表示,牡丹寓意丰富,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着国家繁荣富强,也频频亮相重大外交场合,可以完美诠释大国气象。在国家博物馆里也陈列有牡丹瓷等不少与牡丹相关的文物。除此之外,牡丹还能作药用、花茶、食用油、化妆品等,“不仅可以用来赏识,在生活中的用途也非常广泛。”

牡丹历史悠久,两次评选国花活动曾获第一名

牡丹历史悠久且文化厚重,其原产于中国,栽培历史长达4000余年,已经形成四大品种群、十大花型、九个色系,品种多达1000多种。牡丹的文化源远流长,始于隋朝、兴于唐朝、盛于宋朝,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得以传承、发展和创新,位居十大传统文化名花之首。

王绣介绍,全国共两次大范围进行评选国花,分别在1994年和2019年,最终牡丹分别以58.06%与79.71%得票获得第一名,但后来因多种原因都没有做出决议。“从两次的投票结果当中就可以看出牡丹在我国万千花卉中的翘楚地位,以及国人对牡丹的喜爱之情。”

王绣已连续5年在全国两会中建议将牡丹确定为国花,她认为国花是一个国家文化形象最生动的名片,是国家独立、社会安定、民族兴旺的象征,也是民族文化、国人精神、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而牡丹寓意丰富,雍容典雅、高贵祥和的形象代表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寓意着国家繁荣富强。

王绣建议,尽快将牡丹确定为我国国花,或尽快组织开展国花评选活动,将评选结果提交全国人大确定后以法律形式予以明确。

来源: 时之眼

相关新闻
微观两会|节用裕民,政府工作报告里的民生之重
时之眼 | 2022-03-08
“最美妈妈”张洁:资助困难家庭5年,用爱心圆山区孩子的上学梦
时人榜 | 2022-03-08
温情“三八”妇女节,巾帼绽芳华 辉县市供电公司为女职工开展系列庆祝活动
新乡观察 | 2022-03-08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