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昌
有这样一对夫妇,平日里,他们在朋友圈里的标签是巨人家庭、吃货、剧本杀组局者。而当疫情来临,他们摇身一变,戴上红袖箍,成为了社区志愿者,为所在的小区尽上自己的一份力量。
5月7日下午,记者采访了这对夫妇,了解了本轮疫情暴发以来的数日里,关于他们志愿服务的故事。
一个“孤勇门卫”,一个“消杀者”
他们是河南广播电视系统的双职工:丈夫叫李雨恒,是河南卫视的导播;妻子叫谢晗,是河南交通广播的主播。
5月7日上午,李雨恒和谢晗夫妻和前几日一样,让上二年级的孩子独自在家上网课,自己则来到所在小区中亨文华苑楼下,开始了一天的志愿服务。
李雨恒被分配到的任务是在门岗处登记临时出入信息。身高1.88米的他往门口一站,虽然自我调侃为门卫,但邻居们都觉得更像是“门神”。大家都积极主动地配合录入户号、出入时间等信息。
这个工作对于李雨恒而言“相对轻松”,“平时这个地方都非常晒,但好在今天大风降温——凉快!”李雨恒虽然按照乐观的心态评价这个工作环境,但大风还是制造了不少麻烦。“正写着字呢,一阵大风刮来,纸就被吹起来了,所以登记记录写得歪七八扭——当然,我这字本身也不咋地!”
而相比老李“孤勇门卫”的工作,谢晗的工作要更加“深入群众”——她今天作为“消杀者”,需要站在医务人员“大白”身侧,手持酒精喷壶,不时地喷洒消杀。“今天这个工作和我的人设就非常搭!”谢晗开玩笑地表示:“平时我就很注重清洁,经常督促家人洗手、消毒!”
从上午9点到中午11点,中午匆匆忙忙回家给孩子做个饭,下午15点又返回到岗位上,一直要忙到下一组志愿者接班。“志愿者们都很自觉,虽然有排班,都往往都会提前来到现场,和上一班人聊两句今天的情况。”
志愿服务时,被要求记住样子
其实,今天已经是李雨恒连续第三天参加志愿服务工作了。本轮疫情暴发以来,李雨恒和社区很多人一样被管控在家中,异常苦恼。
直到5月5日,小区的志愿者群再次号召志愿者集结。李雨恒立即响应号召,自愿报名成为了志愿者。他说:“去年八月份疫情爆发后,小区的志愿者们就建了个群,当时我就报名做过一段志愿者——这回,我也得为自己和社会做点什么。”
几天来,他在志愿服务时做过扫码登录信息、维持现场秩序和记录门岗信息等多种工作,感触很深。“一些住户由于各种原因,核酸检测快结束了还没有下楼,过去我们都会拿大喇叭喊。”李雨恒介绍说:“这回,志愿者们不用拿大喇叭喊话了,挨家挨户敲门去催——这样做不影响学生上网课!”
李雨恒坦言,做志愿者虽然辛苦,但总有“高光时刻”。小区邻居时不时会送来矿泉水、可乐、牛奶进行慰问。有一次,一名社区工作人员指着李雨恒告诉等待核检的人群:“这是我们的志愿者,大家要记住他的样子,以后在小区里碰见他了我们都要跟他打个招呼,感谢他为大家做出的贡献!”李雨恒被说得很不好意思,但躲在口罩后面的嘴,早已笑得合不拢啦!
而今天,谢晗在每日播音工作之余,也终于腾出时间加入到志愿者行列。一天的志愿者工作下来,不仅没让她感到疲惫,反而尤其充实,她表示:“体现了一种自我价值!接下来,疫情一天不消散,我就会一直做下去!”
站出来,早日迎回正常的生活
平日里,李雨恒和谢晗夫妻俩在朋友圈里的标签,是巨人家庭、吃货和剧本杀组局者。
谢晗曾担任一档美食节目的主播,或是这个缘故,她和李雨恒成为了朋友中的“美食雷达”:粤菜有哪里值得推荐,这个周末要去哪儿聚餐,这些跟吃有关的问题,他们总会有答案。
推荐完好馆子,他们往往还要亲自去陪吃。这对平均身高接近一米八的夫妇,食量基本上也是别人的一倍,朋友们评价:“跟他们一起吃饭总觉得自己的饭量小得像家禽!”
凭借一场场饕餮饭局攒下的好人品,这对夫妻还把大家从饭局拉到了“游戏局”——作为剧本杀深度爱好者,他们成为了朋友圈中的剧本杀组局者。周末一有时间,他们便会“摇人”组织剧本杀,别人玩剧本杀往往都只能玩四五人的本子,他们一组织,基本都是十人左右的大本,因此深受郑州各个剧本杀店主的追捧。
“疫情一来,餐饮堂食关了、剧本杀店也关了,这些乐趣都没得搞了。”李雨恒有些无奈地表示:“所以哪怕是被管控在家,我们也要站出来。毕竟,疫情早一天消散,我们就能早一天回归正常的生活——现在才知道,原来正常的生活有多幸福!”
来源: 时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