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文图
(李树建在人民大会堂前)
出生在汝州,学戏在洛阳,登台在三门峡,立业在郑州,从艺了46年,当了35年的院团长,见证了河南戏剧的发展和繁荣,带领豫剧走向了世界。他,就是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河南豫剧院院长李树建。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李树建第五次赴京参会,也是本届全国人大的最后一次大会。“作为文化领域的代表、作为戏剧界的代表,这几年我提的建议基本上都和文化、文艺有关,其中不少建议逐渐变成了现实,我打心眼儿里高兴。”
今年二月底,也就是李树建赴京参会前夕,李树建接受了大象新闻记者的专访,就艺术院团存在的问题、改革方向畅谈了自己的看法。
“我见证了河南戏剧的发展和繁荣,但在艺术院团改革方面,始终没有落到实处,都是雷声大雨点稀。 ”李树建认为,河南多数文艺院团目前主要存在四方面问题:艺术人才“出不去、进不来”,艺术创作“大呼隆、一窝蜂”;艺术市场“三个多、三个少”;艺术发展“无流派、缺大师”。
因此,他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深化艺术院团改革,加强文旅文创融合,助推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作为人大代表,李树建到基层调研,随时记录)
【一】艺术人才“出不去、进不来”,坚持“上靠下挂”做到“一人一策”
“以我所在的河南豫剧院为例。河南豫剧院下辖一团、二团、三团、青年团。除了青年团,其他三个团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如今普遍存在 ‘出不去、进不来’的难题。”
李树建说,所谓“出不去”,就是“文戏演员”步入55岁之后的一部分演员存在不能唱的问题,部分“武戏演员”40多岁之后存在不能翻、不能打的问题,他们没有地方去,也就是没有出口,发挥不了余热,做不到“老有所用”,还占着十分稀缺的编制。
所谓“进不来”,则是一些优秀青年演员,一些在各种大赛上崭露头角的好苗子,多数想调入豫剧院团,没有通道,没有编制。面对“出不去”、“进不来”的难题,各个剧团为了发展,只能临时外聘演员,每个剧团的外聘人数都在50名左右。他们虽然努力工作,但面临着“工资低、无编制”的难题,由于身份尴尬,致使矛盾重重,最终影响其积极性,“出人、出戏、出精品”大打折扣。
(去年7·20暴雨之后,李树建到建设中的河南豫剧院大剧院指挥抢险)
要解决艺术人才“出不去、进不来”的问题,李树建认为,一是坚持“上靠下挂”;二是用好四根“顶梁柱”;三是做到“一团一策”甚至“一人一策”,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四是深化改革。
坚持“上靠下挂”,就是让优秀艺术家到基层院团担任职务,让基层院团的优秀演员来省直院团挂职锻炼。多年前,我们就提出了“上靠下挂”,比如我们的国家一级演员、梅花奖获得者徐俊霞到西安市豫剧团挂职6年了,排了《秦豫情》等剧目,让该剧团起死回生。 2019年,台湾豫剧团来了10个演员,在河南豫剧院集中学习三个月,深入学习。他们来时不会说河南话,走时会唱《花木兰》。
用好四根“顶梁柱”,一是纪念宣传好已故的台柱子,这叫传承创新;二是利用好离退休艺术家这根顶梁柱,让他们培养下一代,让人才层出不穷;三是倍加珍惜当今的顶梁柱,让他们创新创造,为人民多演戏,让戏剧事业出新出彩;四是培养未来的顶梁柱,让豫剧璀璨无比,恒久辉煌。
李树建说,做到“一团一策”甚至“一人一策”,要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
河南豫剧院一团要当好“一杆大旗”,演好传统剧目,成为典范;河南豫剧院二团“一马当先”,在新编历史剧上不断突破,走向世界;河南豫剧院三团作为“一面旗帜”,让主旋律深入人心,大放异彩;河南豫剧院青年团“一枝独秀”,让传统经典剧目和世界名著魅力无限,力争培养一批青年领军人才。
要做到“一人一策”,就要认真探索“留转退进”的体制和机制。如55岁以上唱念做打俱佳的“留”下;55岁以上唱念做打欠佳的华丽“转”身,到艺术专业院校任教,培养下一代,做好传帮带;55岁以上不适应剧团工作的提前“退”休;让学历高、演技高、有培养潜力的青年人才“进”来,让青年人才像泉水一样奔涌而出。
深化改革,就是在坚持“一团一策”、“一人一策”的基础上,实行全员聘任制、工资封存制、项目为王制。包括领导、中层干部、职工均要全员聘任;封存工资,重新打乱,按贡献取酬;项目为王,以项目带动事业和市场发展。
【二】艺术创作“大呼隆、一窝蜂”,既要讲政治还要尊重艺术规律
近年来,在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关心、支持下,河南文艺院团尤其是省直文艺院团佳作频出,如《焦裕禄》、《重渡沟》等一批剧目荣获国家级大奖,但也不可否认,艺术创作还存在一些问题,这就是:思想性很强,艺术性一般,文学性较差,雷同题材很多。用句通俗的话说,就是“大呼隆、一窝蜂”。
为啥会出现“大呼隆、一窝蜂”?
李树建说,大家争先恐后申报项目,为的是拿到国家和省里的艺术创作基金,结果是部分剧目精品少,废品多,不少戏演出之后,往往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既毁了人也毁了戏,使演员和院团的声誉受到影响,很多年翻不过身。
为什么传统经典剧目会常演不衰,因为是“十年磨一戏”,但现在个别院团和个别演员,只想一夜走红,一夜暴富,实际上是过眼烟云。比如,关于脱贫攻坚题材的舞台剧扎堆,大都歌颂基层干部、英雄人物,由于题材相似,主题雷同,甚至被观众打上“高大上、伟光正”的标签,没有做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没有做到优秀传统剧、新编历史剧、现代戏“三并举”。
(李树建点赞大象新闻·东方今报出版的两会特刊《学习手册》)
李树建说,这类题材必须有、不能少,但同类题材不能雷同,不能搞“大呼隆、一窝蜂”,不能只追求形式而留不下精品,不能只“向上看”而不“向下看”,既要讲政治还要尊重艺术规律。
如何克服艺术创作“大呼隆、一窝蜂”的问题,李树建认为,一是政府部门要高度重视“三并举”政策,二要解决艺术创作题材单一的问题。比如现实题材中,除了脱贫攻坚,还可以聚焦养老问题、孝道问题、教育问题、婚丧嫁娶问题。如今养老院冷冷清清,托儿所人山人海,婚丧嫁娶陋习不断,这是一种不正常现象,需要引领。
“我们的作品要做到社会关注全覆盖,文艺作品要顶天立地,只有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俱佳,才能成为精品达到高峰。”李树建说。
【三】艺术市场“三个多、三个少”,做到“五点”还要“农村包围城市”
中国豫剧有300年的历史,目前全国有13个省市有豫剧团、包括台湾地区豫剧团,并有专业剧团163个。2017年,文化部在全国进行了剧种普查,网络大数据显示全国共有348个剧种,豫剧排名第一位。目前全省共有专业豫剧团近200个,民营剧团就达到了近2000个,号称“十万大军”。如果这近2000个院团,每个院团每年平均演出200场以上大戏,每年累计演出超过40万场,每场平均1000名观众观看,每年就有4亿人次观看演出,令人鼓舞,为助推乡村文化振兴作出了很大贡献。
“尽管豫剧规模庞大,从业人员众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作为一种艺术形式,最终还要面对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李树建说,如今,全国戏剧存在“三多三少”的问题:即老年观众多,年轻观众少;到农村演出的多,到城市演出的少;到农村包场的多,到城市卖票的少。
(今年两会前夕,李树建参加大象新闻、郑州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我为两会写微议案”活动,并将学生们的建议带到了人代会上)
李树建建议,要解决艺术市场“三个多、三个少”的问题,要认真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做到五个“一点”。
“省委提出今后要实施十大战略和行走河南·读懂中国的重大决策,其中之一就是实施文旅文创融合战略。我觉得,戏曲要做好城市驻场演出、景区驻场演出,让戏曲在文旅融合中发挥作用。”李树建认为,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补一点、剧场让一点、观众买一点、演员和艺术院团少要一点、企业赞助一点。能做到这五点,驻场演出就可以持续下去,不仅可以成为城市旅游的品牌项目,也为培育戏曲城市和年轻观众打下良好基础,让戏曲在文旅文创融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另外,要做到“农村包围城市”,即地市院团特别是省直院团,要从农村包围城市。现在,农村观众越来越少,农村60岁以下的都在城市打工。院团要创排一批剧目,服务在城市的农村观众,还要争取城市观众。也就是守住农村老观众,培养城市中青年观众,戏曲艺术没有青年人才不行,但没有年轻观众更不行,戏曲就会走向低谷,甚至消失。
“三是增强线上线下互动,积极拥抱互联网,让观众更多了解戏曲。”李树建说。
(李树建在河南省代表团全体会议上)
【四】艺术发展“无流派、缺大师”,应破除文艺界存在的保守状况
如今,提起豫剧,几乎所有观众都会说五大流派,这就是“常陈崔马阎”。
众所周知,豫剧五大流派的形成,得益于1980年河南省文化行政主管部门举行的豫剧流派汇报演出。从这次演出之后,逐渐形成了五大流派,而且这五大流派均为女性艺术家为代表的流派。在此后几十年的发展中,包括全国很多剧种,再也没有出现过新的流派。
关于艺术发展“无流派、缺大师”的问题,李树建说,艺术的发展需要出现新的大师,新的流派。这是因为,流派是传承的载体,艺术大师是传承的核心和灵魂。
“习近平总书记讲,要有学习前人的礼敬之心,更要有超越前人的竞胜之心。总书记还讲,新时代需要文艺大师,也完全能够造就文艺大师。因此,我们期待政府应该高度重视这一问题,呼吁政府大胆地培养、力推、造就艺术大师,支持形成更多戏剧流派,破除文艺界存在的保守状况,促进文艺的大融合,大发展,大繁荣,为河南文艺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李树建说。
李树建还透露,今年5月份就该到退休年龄了,而在3月底,他将在郑州举办一场“为人民演戏”的个人演唱会,以此感恩伟大新时代,感恩中原好家乡,感恩“梨园”同路人,感恩天下铁豫粉。
“作为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今年是最后一次会议。五年前首次赴京参会时,我曾说,我的生命是艺术,我的艺术是人民,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人民代言人。如今,五年过去了,看到我当初提交的建议逐渐变成现实,打心眼儿里高兴。”李树建说。
来源: 时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