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丹/文图
张广兵正酝酿着一场饺子宴。
时间是2022年的春节大年初一,地点在抗癌共享厨房,参与人是病友及家属。北方人爱吃萝卜大肉,这种馅料少不了。他设想,到时候大家一起剁菜、盘馅、包饺子,吃顿饺子迎新春。
位于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的抗癌共享厨房,专门为病友及家属提供做饭场所和工具。三位合伙人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此前均在菜市场开小店,原址拆迁后于2020年在医院附近盘下120平的店铺。
两年来,厨房最大的变化是成了爱心平台,众多热心人通过这个平台给病友输送关怀。厨房里的温情故事每天都在轮番上演,2022年,这个不平凡的春节,张广兵称,春节不关门,哪怕只有一位顾客。
一场筹划中的饺子宴
伴随着做饭的顾客手起刀落,土豆白菜大肉在案板上起舞;几十具炉灶一字排开安静等待,“刺啦”一声,葱姜蒜在滚烫的油锅里香气四溢。这是抗癌共享厨房最常见的烟火气。
中午是厨房最忙碌的时候。一般在十点左右,就会有顾客掂着菜上门,轻车熟路找个炉灶,洗洗切切,炒个菜或炖个汤,抑或是煮一锅最简单的番茄鸡蛋面。
来这里的都是附近的病人或其家属。因为肿瘤病人术后及治疗期间对饮食有要求,讲究清淡有营养,同时为了省钱治病,他们更愿意找厨房自己做饭。
共享厨房给大家提供场地、锅炉、调味品等,交5块可以炒一个菜,10块可以炖一锅汤,经常还会赠送米饭或番茄、鸡蛋等食材,所以很受欢迎。
自打2020年搬到现在的地址以来,抗癌厨房经历了暴雨、多轮疫情的考验,顽强的生存下来。眼下2022年春节临近,因为疫情的缘故,来厨房的顾客相比以前少了许多,但是三位合伙人考虑到病友的需求,决定春节不关门。
“能帮一个是一个。”合伙人之一的张广兵笑道,很多病人会在医院过年,春节期间厨房正常运转,哪怕只有一位顾客也要开门。
饺子象征着团圆,中国人过春节的餐桌上少不了饺子。张广兵还计划在大年初一中午邀请病友及家属一起包顿饺子,到时候大家一起准备馅料,擀饺子皮,包饺子,感受春节团圆。
张广兵介绍,因为疫情和场地有限,届时邀请的人不会太多,会严格遵守各项防疫规定。
厨房成了爱心输出平台
2021年,抗癌共享厨房里发生的温情故事从郑州出发,发向全国后被广为人知。搬到新址两年来,抗癌共享厨房最大的变化就是成为了爱心输出平台。很多热心人把爱心汇聚到这里,通过厨房直接或间接地帮助到陌生病友。
这一点,身为合伙人的张广兵颇为欣慰。
“明天就是传统的腊八节了,腊八节喝腊八粥。抗癌共享厨房准备了几大锅腊八粥以及大米粥、小米粥,每人两份。让大家喝得开心,喝出幸福。”
“今天中午给大家准备了水饺,让大家过个平安年。也感谢好心人的帮助,我们铭记在心。”
“明天上午十点,抗癌共享厨房门口免费发放暖冬衣物,请需要的病人及家属前来领取!”
……
张广兵与合伙人的朋友圈,隔三差五就会吆喝这样的活动。原来,爱心人士通过厨房捐赠物资,由厨房再把爱心传递出去,过去两年间,这样的活动不胜枚举。
合伙人魏兴江记得,曾有热心人捐了140斤大米,米都是独立包装;温州有位学生捐赠花生油和保温桶,拜托转赠给来做饭的顾客……“大家的心意特别珍贵,我们也会把物资全部用在顾客身上。”
更多的陌生人,都在以不同的形式守护着厨房,让它坚持下去。
张广兵介绍,疫情期间,郑州有个救援团队专门给厨房送来几百瓶消毒液,让来做饭的顾客使用;暴雨过后,有个专业团队上门免费做了清洁服务……
郑州的一名小儿康复科大夫,只要有空就来厨房当志愿者,刷锅洗碗拖地什么都干。“这段时间大夫在忙活疫情,来不了,还专门捐赠了口罩。”张广兵感慨,在未来,他也希望有更多的爱心通过厨房传递。
为了大家继续坚持下去
抗癌共享厨房有三个合伙人,分别是王战胜、魏兴江、张广兵。
王战胜之前在菜市场卖炸鱼炸丸子。2014年,病号家属借他的锅,给家人亲手做碗清汤面的请求,促使他支起八口大锅,专做代加餐。
后来,曾带父亲求医的张广兵、带媳妇做化疗的魏兴江也在菜市场盘下小店,做代加工营养餐。之后,因为菜市场拆迁,王战胜看了新门面,提议三人合伙继续把这个事做下去。2020年7月,他们仨在河南省肿瘤医院附近开了现在的共享厨房,具体经营模式是,病人及家属提供做饭场地、锅炉、水电、调味品等,只收取使用费,5块炒一个菜,10块钱一锅汤。
搬到新址以来两年间,抗癌共享厨房经历暴雨、多轮疫情的考验,期间也曾因为客观原因暂停服务,但是顽强地生存下来。
“去年7月份暴雨直接导致厨房屋顶漏水,设备损坏了一大半。之后因为停电歇业了。紧接着8月就来了疫情,所以我们这里就没人了。”张广兵介绍,因为疫情,附近不少医院实施足不出院的管理措施,但是他们会致电厨房告诉需求,自己会买菜做好给送到医院门口。
一次次的考验接踵而至,但是没有打垮几位合伙人把厨房坚持下去的信心。
来这里的每个人的背后都有故事。让张广兵近来深有感触的是一位40多岁的大姐。她先是陪同丈夫来看病,经常到厨房做饭,后来过了一阵又来了,这次是因为21岁的儿子看病。又过了一阵子,大姐没来,让自己的亲人送来了此前借走的高压锅和锅铲。张广兵这才得知大姐的儿子不在了,但是“还惦记着把锅还回来,当时心里特别难受”。
正是这些境遇令人唏嘘,品格朴实无华的人,让张广兵和他的合伙人愿意掏心掏肺,“只要有人需要,我们就会把厨房继续做下去,虎年春节不打烊!”
编辑:徐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