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申子仲/文图视频 肖雪婷/剪辑
粗糙的大手抓着一只馍馍,吃上一两口,就一口洋葱。刘长杰蹲在马路牙子上,双眼平静安详,丝毫看不出洋葱的辛辣是否能刺激他的味蕾。这位60多岁的环卫工,每天就这样安享着自己的早餐……
6月14日上午近9点,在郑州市二七区康复前街与铁英街交叉口,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环卫工人。个子不高,瘦瘦的身材,贴身灰底白纹T恤,罩着黄绿色的马甲,胸前的标识,显示他隶属于升阳升清洁公司。他正埋头整理刚刚捡拾到的纸箱壳,这些,算是本职工作外的额外收入。
折叠存放好,他便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塑料袋,里面是一个馒头和几瓣剥好的洋葱。阳光从行道树的缝隙洒下来,在地面形成斑驳的树荫。他习惯性地蹲坐在人行道马路崖子边的隔离桩上,吃了起来。
吃一两口馍馍,就一口洋葱,咀嚼下咽,平静的脸上,丝毫看不出洋葱带给常人的辛辣感,也看不出他对嘈杂街面的任何情绪。康复前街是多家大型医院扎堆的地方,附近路边鳞次栉比各色早餐小吃店。而这些,都似乎与他无关。汽车、行人从他身边匆匆而过,连粉尘和尾气,也没有在意到路边的这位食客。
嚼咽完一整个馒头,他开始重拾起身边的搓斗和笤帚,沿着马路牙子从东到西打扫残留的树枝死皮。
这是谁的丈夫?又是谁的父亲?
攀谈中,记者得知环卫工名叫刘长杰,63岁,登封颍阳人,本在老家务农。五六年前和老伴儿一起来郑州做环卫工,同在升阳升清洁公司务工,月薪3600元。
“我负责康复前街路上铁英街到康复中街这一段,我老伴儿在政通路上班。”刘长杰说,他们老两口租住在大学路与淮河路附近,每天早上3点床,走半个小时上岗,干到5点钟回家;6点半再次上岗,干到11点半左右,之后是午饭和休息时间;下午1点到岗,干到晚上7点多。因为城市街道管理要求精细化,打扫路面需要细致入微,不然还有可能被罚款。
记者问刘师傅为啥不去早餐店买点胡辣汤豆腐脑,他实话实说:“那老贵啊!”
“我们老两口子也是省惯了。”刘长杰膝下有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都已在登封成家。“好长日子没回去了,等发了工资,我和老伴儿准备回老家看看。”
6月15日下午3点多,记者途经过康复前街,又遇上了刘师傅。问及刘师傅早饭和午饭都吃的啥,刘师傅笑着说:“早上吃馍。午饭还能吃啥?下点面条呗。”
来源: 视频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