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闻记者 梁新慧/文图、视频 徐翯浩/剪辑
“左边,进门第一个暖气片!”“真是奇了怪了,就是不热!”“先关闭前两组暖气片的阀门”……刘康利坐在办公室,手里掂着手机,微信视频的另一端,则是郑州市金水区香港城小区2期5号楼的一位业主,随着视频镜头的移动,在刘康利的具体指导下,这位业主家的暖气不热问题解决了。
尽管两人并未见面,甚至都不知道彼此长啥样,但从业主感激的语气里,刘康利相当欣慰。
这种欣慰,是常态,更是刘康利深植于心的追求。
【一】
38岁的刘康利,是郑州热力集团北区供热分公司一工段一班班长。虽然是班长,但他更是一位专管员,每到供热季节,就是他们一年中最繁忙的时候。
刘康利所在的一工段一班,负责黄河路以南、沙口路以东、金水路以北、文化路以西范围内54个小区的供热工作。正式供热开始后,用户家里暖气不热了,他们要登门解决问题。
“和往年不同,今年疫情反复,要么是全域静默,要么是很多院落、单元封控,给我们的入户工作带来了很大影响。”刘康利举例说,11月28日晚上,南阳路岗杜北街交叉口香港城2期5号楼一位业主来电称,供热以来,家中前几组暖气片温度可以,后边两组暖气片不热,眼看寒潮来临,亟须提升温度。
当时,郑州市还处在流动性管理期间,无法上门服务。不过,根据业主反映的情况,刘康利判断,该用户家需要调整热平衡。
“我们互相加了微信,然后拨通了业主的视频电话,对方按照我的要求,进行关阀、开阀操作,一通操作下来,家里所有暖气片都热了起来。”刘康利说,业主在电话里不停地表示感谢,其实,对于他来说,这早已成为常态。
【二】
作为供热专管员,辖区内54个小区的情况,早已了然于胸。
往年,都是上门服务,而今年由于突如其来的疫情,让他十分被动。
“我们班组的办公地址在北仓中里2号院,为期五天的流动性管理开始后,社区不允许我们进出。我们是保供人员,不让进出可不中,市民遇到供热难题不能等。于是,我们就搬到了红专路卫生路口的工段,吃住在此,总算有了个落脚的地方。”
这期间,只要小区允许上门服务,刘康利和同事们就会穿好防护服,到用户家中实地查看,分析原因,解决问题。还有一些不允许他们进入的小区、单元,只能采取电话、视频的方式,帮助用户排解疑答惑。
无论是上门服务还是线上指导,绝大多数时候,刘康利收获的都是用户的感激和感谢,但也有个别时候,倍受委屈。
“有的电话一接通,就听到对方的质疑和谩骂;有的是上门服务后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即便原因在用户,他们也十分不理解,说话很难听。”刘康利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作为服务行业的一份子,他能够体谅大家的心情,因此总是尽可能去做宣传、解释工作,争取取得对方的理解。
【三】
刘康利是郑州人,在这座城市出生、成长的他,自称“对郑州的爱要比其他人多一分”。
2005年,在部队服役五年后的刘康利,成为郑州热力集团的一员。十多年来,他一直在专管员这个岗位上,天天和群众打交道。
尤其到了供热季,他们一个人往往要当几个人用。从一个现场跑到另一个现场,从一个用户家奔赴另一个用户家,为了节省时间,“小电电”成了他们最贴心的朋友。
入户阀门堵塞、家中流量失衡、暖气阀未开启、室内管道拥堵……十多年来,造成家中暖气不热的原因,刘康利总结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十多年来,虽然每天干着相同的工作,但面对的用户却是成百上千,每一次奔赴现场,在自己看来解决的都是小问题,但对于用户来说却是大问题,温暖的是市民的心。
11月30日,郑州市恢复常态化出行,刘康利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回家看看9岁的女儿。但这两天恰逢寒潮,又是供暖最吃紧的时候,他选择了坚守。
其实,从今年10月下旬被封闭以来,他已经一个多月没有回家了。而身为护士长的妻子,一直在方舱工作,也是一个多月未进家门,女儿一直由外公外婆带着。
在时代的大潮里,每个人的生活总会有些许遗憾。但刘康利说,在疫情的当下,惟愿步履不停,用脚步去丈量管道的长度,用双手去触摸百姓的冷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