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梁新慧 通讯员 魏庚申 郭远辉
华灯初上,霓虹渐亮。夜幕下的新密市区斑斓璀璨、流光溢彩,高楼里的千家万户灯火可亲、静谧动人……灯光交织的夜晚,让这座小城充满了色彩和温度,闪动着万种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十年来,新密电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先后投资16.5亿元,新建110千伏变电站10座,新建110千伏输电线路156千米;改造6-10千伏线路1620余千米,新投入配电变压器1200余台……
如今,澎湃电能流淌在生机勃勃的新密大地上,满足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奋力谱写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一】电网建设促发展,动能更充足
“无人机起飞,开始巡视!”10月10日上午,在新密城区西北部110千伏绣龙城西输电线路通道一侧,伴随着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运维检修部副主任陈晓东的话语,在输电运维专责周启辉的操作下,一架无人机由低到高缓缓升空,开始巡视线路。
对于新密来说,110千伏绣龙城西线是一条具有标志性的线路。就在20多天前的9月16日,作为新建线路的110千伏绣龙城西线成功送电,从而标志着新密地区电网建设重点项目——220千伏绣龙变电站110千伏送出工程全部顺利竣工带电运行,从而使新密城区110千伏长乐、城西、惠沟、青屏、衡山变电站实现互联互供,多电源供电格局形成,大大提升了供电可靠性,为新密地区乡村振兴、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动力。
然而,110千伏绣龙城西线的投运,只是新密电网建设的一个缩影。十年来,像这样的场景,在这片土地上早已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经济要发展,电力需先行。为打造坚强可靠的新密电网,充分满足新密经济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在新密市委、市政府和自然资源规划等职能部门、相关乡镇办的大力支持下,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紧抓国家加大电网投资机遇,加强与省市供电公司沟通对接,积极争取上级电网建设资金和项目。
仅2016年以来,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规划主网项目达18项,新增220千伏变电容量72万千伏安、110千伏变电容量53.6万千伏安、110千伏输电线路177.6千米。
一个个数字,看似不会说话,但展示了新密电网发生的显著变化。一个个数字,看起来又会说话,述说着电力人的奋进担当。
【二】贴心服务赢好评,前景更美好
“你们又来了,这个国庆黄金周,我们就彻底放心了!”今年9月21日下午,新密伏羲山红石林景区内,面对前来排查用电隐患的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伏羲供电所的工作人员,景区电工马荣恩感激不尽。
马荣恩在景区工作了八年,而伏羲供电所距离景区只有五百米。多年来,景区在用电方面只要遇到了问题,供电所的工作人员很快就会抵达现场,以至于彼此十分熟悉。
“今天来排查隐患的这几个人,你都认识?”面对大象新闻记者的疑问,马荣恩脱口而出:这俩人是台区经理阴丽平、李二松,他是安全员王玉清。
“我和他们仨熟得很,就跟亲戚一样。”马荣恩说,他们可没少给景区帮忙。“一有事儿,都得麻烦他们。就像今年7月的一天,老天打雷,把景区线路上的绝缘子击断了。当时是夜里两点多,我试着拨通供电所的电话,结果,他们连夜就来帮我们排查,直到天亮才处理完故障。”
当天,阴丽平、李二松、王玉清带着工器具,先后来到景区配电室等地进行检查、测温。同时,他们还深入景区商户,宣传安全用电知识。
“这个景区生意火爆,我们把供电服务做好了,游客才能乘兴而来尽兴而归。”王玉清说。
近年来,新密大力发展全域旅游,成效显著。尤其是今年,新密提出了在省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基础上,争取明年创成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加快推动伏羲山创建5A级景区、银基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而新密供电则在服务上下足了功夫。做好服务强内功,效果逐渐显现。
数据显示,新密地区2021年售电量比2012年售电量增长近一倍。
【三】立体守护添保障,供电更可靠
“温度正常!”“设备气压正常!”“油位正常!”10月9日下午,城西运维班员工石琦、翟梦丹驱车来到新密市西部产业新城内的110千伏溱水变电站,他们穿着整齐的工装,携带多个专业设备,对该变电站进行例行巡视。
今年7月2日投运的110千伏溱水变电站,总投资4857万元,占地面积7.35亩,是郑州地区第一座新建110千伏“一键顺控”智能变电站。该站的投运,极大优化新密电网网架结构,同时为新密产业新城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为入驻企业提供安全可靠的电力保障,也为周边地区的发展提供安全稳定的用电环境,以高品质的供电为新密西部产业高度聚集,城市功能完善注入新动能。
值班员石琦说,为了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每月按计划要对变电站进行4次巡视。其中,两次例行巡视,一次全面巡视,一次熄灯巡视。至于巡视内容,种类繁多:要对设备主导流部位进行全面测温,查看储油设备油位,监测储气设备气压正常,交直流系统工作正常,如遇天气异常或有保电任务还要进行特殊巡视,增加巡视频次等……同时,还要保持日常卫生,防火灾、防小动物进入、防鸟患……
新密现有220千伏变电站3座,110千伏变电站18座,35千伏变电站6座。
作为重要电源支撑点,确保变电站的安全,是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而以石琦、翟梦丹为代表的运维人员,则用心、用情、用功呵护着新密境内的所有变电站,及时发现异常并进行消缺。
有了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持续提供电能,才有了社会经济生活的不断发展。
数字显示,如今,新密供电可靠率、综合电压合格率得到大大提升。
一座座变电站,犹如棋局里一枚枚重要的棋子,而纵横交错的电网,则点亮了万家灯火,驱动着生产齿轮,托起了发展之梦。
【四】乡村振兴电先行,日子更兴旺
“郭书记,您来了,赶快进屋歇一会儿! ”10月10日傍晚时分,面对来到家门口的郭振伟,新密市米村镇拐峪村年过七旬的李长安、蔡遂英夫妇赶紧迎了上来,俩人笑成了一朵花。
位于伏羲山下的拐峪村,共有6个村民组,在4.6平方公里的浅山丘陵地带,分布着262户1126位居民,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有133户606人。而李长安、蔡遂英夫妇,就是他们中的典型代表。
2015年7月,受新密市委组织部下派,国网新密市供电公司员工郭振伟担任拐峪村驻村第一书记。他刚一进村,李长安、蔡遂英一家就引起了他的关注。
“李长安家5口人,老两口不但要照顾残疾儿子、智障儿媳,还要抚养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孙女,家中没有稳定的经济来源,生活十分困难,真让人揪心。”回忆起当初的情景,郭振伟唏嘘不已。
此后,郭振伟为一家人申请了各种政策补助,引导李家养蜂,到了产蜂蜜的季节,他亲自为其带货直播;支持李家养牛,专门架设动力电,让打草机能够正常工作……
经过八年持之以恒的帮扶,李长安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去年,俺家还新盖了六间房,房顶上,还有郭书记给俺申请的光伏发电……8年前,俺家人均收入只有1500多元,现在达到了1万多,多亏了郭书记,现在这日子,坦荡得很!”
去年特大暴雨,导致村里的电力线路受损,今年新密市供电公司投资370多万元进行了改造升级。“俺家在半山腰,虽然只有俺一户,但线路还是架到了家门口,太感动了。”李长安相当高兴地说,这叫“一户不落下”。
早在2019年年底,拐峪村133户605人就实现了全部脱贫。如今,坚强电力助推乡村振兴,大家伙儿的日子更兴旺了。
出彩中原,千帆竞发。在助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上,新密电力扛起责任央企的担当,守护着万家灯火,为希望的大地注入澎湃动能。
来源: 水电气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