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宋明增 通讯员 孔德川
“妈妈,你今天来吗?我已经11天不见你了,再不来我走着也要去你单位。”王惠莉的女儿哭着哀求。面对女儿的哭求,王惠莉眼里含着泪水,哽咽的说:“宝贝,听话,疫情过后,妈回家陪你”。
王惠莉是岳村镇的一名职工,丈夫在外地工作,多年来她独自一人照顾孩子。5月4日疫情的警报再次拉响。岳村镇114名职工紧急集合,下沉一线,火速进入战时状态。王惠莉没等给女儿解释就风风火火地奔赴到抗疫前线,和西寨群众一起排查入濮人员、封控巷道路口、布置核酸检测现场、组织群众核酸检测等工作。
西寨村地处209与绿城路交叉口,沿路门店、车辆多,再加上近几年大型企业纷纷落地周边,人员较为复杂,且流动快。面对严峻的疫情形势及西寨村的地理环境,身为西寨村包村干部的她,深感疫情防控任务的重大,白天奔跑一天做群众工作,晚上思考着新一天的工作安排,她理清思路,有的放矢,攻克一道道难关。
由于疫情防控工作需要,数据统计是最重要的一环,为保证基础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核酸检测期间,王惠莉上午组织居民做完核酸,回到单位后要再花上一两个小时对各自负责的采样点人员台账进行核实、更新,午饭能不能定时吃到、能不能吃到热的,都成了未知数。正是这种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保证了西寨村核酸监测不掉一户、不漏一人。
核酸采样工作流程虽然单一,但非常辛苦。王惠莉经常在核酸检测点一站就是四个小时,不能吃不能喝也不能去厕所。核对条码、粘贴条码、手消毒……,这一系列的动作,每天都要重复成百上千次。手臂抬起、放下、再抬起、再放下,一轮采样工作下来,双臂酸疼。
除了工作本身的辛苦之外,王惠莉还经常会碰到对防疫政策不理解的村民。抱怨核酸做得太频繁了,抱怨核酸结果等待时间太长......核酸检测点就像一个特殊的小世界,林林总总,王惠莉要尽可能地向群众宣传现阶段的疫情防控政策,耐心做好各项解释工作。说得多了,有时候也会声音嘶哑,感到身心俱疲。
付出总有回报,正是王惠莉“舍小家、为大家”的无私奉献换来了西寨村疫情防控的阶段性胜利。
新冠无情,定会在大爱与奉献前退缩;山川有爱,定会铭记温暖感人的瞬间!
来源: 猛犸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