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六一来临之际,重渡村完全小学开展“非遗竹编进课堂”活动,让同学们一起探索非遗竹编的魅力,感受指尖上的精彩,22名师生共创意参与此次活动。
竹编工艺有着悠久的文化,富含着中华民族、劳动人民辛勤劳作的结晶,被称为“指尖上的艺术”,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万亩竹海更是重渡沟的三大特色之一。
课堂上,指导老师从竹子的种类、用途、重渡沟竹编发展历程、竹子与现代公共艺术空间结合等方面向同学们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同时,向同学们展示了精美竹编工艺品,有外形精美的花篮、铃铛、栩栩如生的灯篓……给学生提供了一场视觉盛宴,激起了学生浓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为让学生们更深入了解竹编制作工序,重渡村一位有着20多年竹匠工艺的马师傅通过生动的现场演示,从破竹、刮青,到破竹篾、分层、抽丝,一边熟练地手起刀落,一边告诉同学们竹编所需要的材料都是由此而来。
指导老师又对竹子的编制过程进行讲解和实操,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基本的编制方法:压一挑一,挑一压一。看着老师灵活翻转的手指,同学们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材料分发下来之后,从未接触过竹编的同学和几位老师认真细致地按照指导老师的方法学习制作扇子、铃铛挂件,每位同学和老师都小心翼翼地将竹篾在指尖一挑一压,交相缠绕。很快,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相互协助中,经过编篾、画样、剪边、压平、锁口,一个个形状各异的扇子和铃铛挂件就在手中诞生了,看着自己的劳动成果,大家都爱不释手。
一片薄薄的竹篾,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祖祖辈辈心手相传的智慧。此次“非遗竹编进课堂”活动的开展,结合重渡沟非遗竹编文化,让同学们更深入地了解传承家乡竹编文化,与非遗竹编零距离接触,不仅提高了动手力和创造力,也让同学们在实践中体会劳动的艰辛和坚持不懈,在竹编中感悟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并将这些精神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来源: 品牌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