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河南广电·东方今报记者 张定有 魏广宝 通讯员 左文峰/文图
从局机关到基层、从政工工作到户籍民警……唐河县公安局城郊派出所户籍民警李月始终坚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严格文明办事,热情周到服务,在小窗口里服务了一方群众,以一点一滴的付出和奉献为创建“枫桥式公安派出所”贡献力量。
点滴小事、长期坚守,李月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先后被评为2022年度优秀户籍民警、2022年度全市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城郊派出所户籍室也被评为2022年度全县优秀户籍室、2022年全市优秀户籍室。
从门外汉到行家里手
“要干就干到极致,做到最好,这是枫桥精神的精髓。”2014年7月,她从县局政治处调任城郊派出所任户籍民警,面对全新的角色、全新的工作任务,主动扛起了挑战,把挑战当作机遇。
面对辖区八万多人口的户籍业务,她本着"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的精神,不怕苦不怕累,白天工作,晚上加班加点刻苦钻研业务知识,并积极向领导、同事请教,学习各项业务知识和服务技巧。对一些疑难户籍业务,请教领导和专家,并不断地总结。
在利用近一个月的时间系统地学习了户政法律法规后,李月同志不仅提升了工作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群众。同时,利用自己年轻和熟练应用计算机技能的优势,总能快速、高效地办理完成相关业务,节省了很多群众排队的时间,受到辖区群众的一致赞叹。
解急救难暖民心
“窗口连着民心,必须把群众当亲人,这是真正的枫桥精神。”作为窗口服务单位,她时刻提醒自己注意服务群众的态度,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对待工作有责任心,接待群众热心,解答群众求助耐心,办理业务细心,对待困难有恒心”的工作法,备受群众好评。
2015年7月21日,辖区居民张某气势汹汹地来到户籍室。李月耐心地询问,原来是因为张某娶了一个新娘,因暂住期马上到期,且不了解具体工作情况,于是来户籍室“讨说法”,并要求立即办理有关证件。李月在详细了解了情况以后,主动与县局有关部门沟通,在了解了相关政策和流程后逐一解疑释惑。心情激动的张某,在李月的耐心解说下平复下来,心服口服地带着人离去。此后,张某完善相关材料后,立即为其办理了相关证件。
在工作中,李月大力推行警务公开,公开办事程序及收费项目、最新的户籍管理制度及便民服务措施,最大限度地便民利民。辖区86岁的刘大爷,因身患癌症,长期卧床不起,但户口丢失,无法办理新农合保险及领取津贴,导致本来就困难的家境更是雪上加霜。李月在走访中了解情况后,趁工作间隙时间,加班加点地查阅档案,翻看原始资料,并积极协调辖区村委为刘大爷出具相关证明手续。最终,李月终于为刘大爷补办了户口,并主动上门为其办理二代身份证。由于刘大爷家住在刘庄村,尽管是柏油路,但因路程遥远和乡间小道不好走的原因,李月一路颠簸,经过近两个小时的寻找,终于在将近天黑的时候才到刘大爷家里。当照完相后,刘大爷感动得流出感激的眼泪,其家人也是句句感激的话语。
其间,一些疑难的户籍问题,也在李月的努力下,顺利得以解决,受到群众的一致好评,且没有接到一起群众投诉。
细心暖心诠释“爱”
“爱人者人恒爱之。”只有细心和耐心,才能赢得群众的支持和理解。
由于户籍业务比较繁杂且要求严格,常常遇到前来办事的群众因手续不全而不能及时办理,导致群众会认为民警故意刁难。但是,李月一直坚持耐心和宽容,微笑地给群众释惑解疑,最大限度地赢得了警民的互相理解和互相支持。
不久前,一位群众拿着户口本来到窗口要求立刻办理身份证。当李月审查他的相关材料后,告知他因为其长期未办理身份证,需要村里出具证明才能办理时,该群众情绪异常激动,指着李月鼻子大声嚷道:“故意刁难我们群众,你还让我怎么证明?”
面对无端的指责,李月极力稳定情绪,待那名群众的情绪稍微平和了一些后,微笑着耐心解释道:“当时统一办理二代身份证时,你并没有办理,所以我们的户口信息系统没有你的照片,所以才需要村里出具证明。我不是有意刁难你,如果不是你,是别人拿着你的材料来补办身份证,我办还是不办?村里开个证明,对你、对我都负责!是吧?”见此情景,这名群众猛然一愣,立刻面带愧疚地对她说:“对不起同志,您别和我计较,您是负责任的!”
李月不但继承了老一代户籍民警吃苦耐劳,甘于奉献,不计得失的光荣传统,而且热心对待每一位来所办理户口的群众,做到“一家人”的严格执法、热情服务,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的服务,演绎了和谐的警民情深,将“枫桥精神”真正地落到城郊,惠及广大群众。
编辑:张定有
来源: 南阳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