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首席记者 赵丹/文 受访者供图
李璐要回湖南长沙,摆在她面前的难题是如何从上海宝山区到虹桥火车站。她试着和一位在网上刷到的骑手联系,“可以送我去虹桥吗?多少钱?”对方答免费。
(李璐在上海虹桥火车站附近看到的返乡乘客)
上海近日迎来社会面清零,外地人员可有序离开。连日来,虹桥火车站出现离沪返乡潮。因公共交通尚处于基本停摆的状态,很多返乡者骑单车或步行前往车站。
在此背景下,一位在上海的19岁贵州小伙和同乡义务当起了“摆渡人”,并感召组建了一支目前26人,且数字不断在增加的骑手队伍。他们来自不同平台,平均年龄25岁,其中年龄最大的44岁,是一位暂时当骑手的企业老板。
偌大的上海,26位骑手没入人海里并不起眼,他们在路上、网上“捞人”,想着能帮一位是一位。但是按照相关规定,骑手并不允许载人。
5月19日,一位骑手称已经收到罚单,“感到伤心,但还是想坚持到公共交通全面恢复再退出。”记者发稿前获悉,上海市拟从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
回家
在上海停滞多日的李璐终于等来了回家的契机。
近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消息,外地人员可有序离开上海并返回自己家乡。同时加强离沪管理,原则上非必要不离沪,对确需离沪的,严格查验核酸和抗原检测证明,健康码“绿码”等。
李璐迫不及待地要回湖南老家。她先是买了机票,之后因航班取消作罢。经咨询其他离沪人员,她最终选择了火车,并抢到了一张高铁票。
今年3月底,李璐从老家长沙到上海找工作,在宝山区租了房子,并交了一年房租。她先后应聘了几家公司,工作还没定下来,疫情来了。
一开始,她得到的消息是封控几天,于是备了些食物用品安心待在出租屋里。但是后来随着解封的日子遥遥无期,她开始着急。“一个人在封闭环境里,心情很不好,几乎抑郁了。”除了下楼做核酸、倒垃圾,她靠刷手机度日,加上老家也有事情,所以渴望尽快赶回去。
好不容易买到车票后,她又发愁了,从宝山区如何到虹桥火车站呢?因为公共交通基本停摆,李璐的选择要么是骑单车要么是步行,但是几十公里的路程怎么办?
李璐在网上闲逛,无意中刷到一位骑手给网友的公开评论,称可以送人去虹桥火车站。她立即私信对方,问:“可以送我去虹桥火车站吗?我在宝山区,多少钱?”对方答可以送,而且免费。
李璐抢到的是5月16日早上8点的车票。为顺利赶车,她和这位骑手约定,15日即赶到车站。当天下午,李璐见到这位年纪轻轻的骑手,先是带她去做核酸,之后又赶往虹桥。途中,李璐看到很多赶往车站的人,“有的步行,有的一手骑单车一手拉着行李箱。”让她感动的是,送自己的骑手看到步行的人会主动上前搭话,“他跟人家说慢点走,说给我送到车站后就返回来接对方。我就觉得一个小孩子怎么心眼这么好啊?!”
骑手给她送到地方后,坚持一分钱不收。当晚,李璐穿着防护服在虹桥火车站附近的高架桥下待了一整夜,“我带了一床被子,铺到地上。晚上非常冷,根本睡不着。”她看到周围都是等待返乡的人,有的甚至还没有买到火车票,大家的话题都离不开彼此的近况。
(李璐抵达家乡长沙)
5月16日下午,李璐顺利抵达家乡长沙。18日晚,仍在家乡隔离点隔离的李璐提及返乡之旅表示,最难忘的就是这位骑手的帮助——在疫情特殊时刻,在着急回家的节骨眼上,在异乡得到同为异乡人的帮扶,她一辈子都难忘,“以后有机会再去上海,我一定要请这位弟弟吃饭。”
(李璐现在家乡隔离点隔离)
骑手
帮助李璐的骑手就是19岁的贵州小伙小任。
小任在上海当骑手的时间并不长。本轮疫情开始后,他和同乡辗转多处寻找栖身之所。5月1日,小任开始继续工作。因为送东西结识了一位热心人,对方把自己的汽车提供给小任和同乡当临时住所。后来还因别人的帮助,小任解决了充电及用水的难题。
疫情下受到的帮助触动了小任,他开始琢磨如何力所能及的回馈别人。身为一名骑手能做些什么呢?
奔波在大街小巷的小任注意到一个现象——上海疫情形势好转后,一些人选择离沪返乡,他经常在路上看到因为没有交通工具而步行赶往车站的乘客,于是萌生了送人的念头。一开始,小任趁晚上下班途中随机送人,后来在白天也瞅机会送,看到谁拖着行李箱就上前搭话。“我送了太多人,对他们的印象都挺深刻的。有长宁区、宝山区、青浦区……都是送往虹口火车站。”
(19岁的小任(右)义务送一位返乡乘客到车站)
比小任大几岁的贵州老乡兼同事任智勇,也随着小任当起了义务“摆渡人”,原因很简单,“我们都是打工的,吃过苦。而且我以前上学的时候走山路,遇到过拉我一段路的好心司机,所以也想趁这个机会帮助更多的人。我想多做点善事。”
任智勇来上海较早,老家和小任在同一个村子,目前两人在上海同一家平台工作,彼此互相照应。他称自己的车子充满电“每天可以跑200多公里”,所以送几个乘客去车站并不难。在路上,他一般会带着雨衣、面包和水,以备送人时充饥。任智勇称刚开始疫情紧张,路上的人还不多,随着疫情形势的好转,街上的人明显增多,有前往车站需求的人也多了。
(骑手任智勇去送货)
就这样,19岁的小任、26岁的任智勇,两位贵州小伙在上海开始了义务送返乡乘客的活动。
一次,小任随手把送人的视频发到了网上,受到了很多网友关注,不仅寻求帮助的人多了,愿意加入义务送人队伍的骑手同样多了。小任索性拉了两个群,一个是“骑手群”,一个是包括返乡乘客在内的“助力回乡路公益群”。两个群的成员都不断在增加。截止大象新闻5月19日发稿前,骑手已增至26个。
(截止5月19日,骑手增加至26位。)
据任智勇透露,骑手们平均年龄25岁,年龄最大的一位44岁。多数人来不及谋面,凭着共同的理念汇聚在一起。大家在骑手群里聊天只有一个主题,那就是如何更快更好的运送返乡乘客。而在包括返乡乘客在内的群里,骑手们还会回答乘客们关于做核酸、开回乡证明等问题。
群里刷屏最多的话语,是受助返乡乘客对骑手们的诚挚感谢。
(小任的举动得到网友的赞赏)
“老板骑手”
这支在小任感召下组建的骑手队伍里,44岁的“汪正道”(注:网名)较为特殊。不仅因为年龄,他的真实身份实则是上海一家企业负责人,在疫情期间才开始临时当起了骑手。
上海本轮疫情出现后,“汪正道”迅速让妻子准备了被褥、锅具、食物等送到公司来,在办公室里安了家。在上海打拼了近20年,“汪正道”的企业现在有约30名员工,疫情出现后员工都在居家隔离。“考虑到公司业务要开展,还有两个项目在外地,离不开人。”所以,他留守在办公室。
“汪正道”原本以为仅仅封控几天,没想到后来时间一直在延长,于是每天做核酸之余,其余时间安心待在大楼里处理各种事务。他发现,“这栋办公大楼里包括保安在内共滞留了十多个人。”
(26岁的骑手任智勇先去接人去做核酸,后来到虹桥车站的导航图。)
大概一个月前,“汪正道”报名成为了一名骑手。他做骑手的原因不是为了赚钱,主要是因为骑手可以获得在路上行走的通行证,去帮助居民运送物资。其次他也有自己的私心,可以买些东西给家人送到小区门口。这一点,他毫不避讳,也不刻意拔高自己。
从企业老板到骑手,苦与累自不必说,技术上的难题比如路线不熟悉、不会抢单等,“汪正道”很快克服。他回忆道,接到的单子多半是运送生活物资,比如奶粉等婴儿用品、食物以及防疫物品。有次夜间,上海下起了雨,他刷到一个报酬为100元的订单,路程大概十多公里,就接了。在前往取件的路上他接到寄件人的电话,意外得知对方居然也是位骑手,“他的车子没电了,有个单子急需要运送。”了解情况后,“汪正道”后来只是象征性地收了点费用。
(44岁的“汪正道”和部分骑手见了面)
至于加入小任的队伍义务帮助返乡乘客去车站,“汪正道”也是偶然从网上看到,于是和小任取得了联系。“小任是一个非常单纯的男孩子,才19岁,他是这个活动的第一发起人。”“汪正道”称自己加入时,骑手群里仅五六个人,随着知道的人多了,求助的人以及骑手都在慢慢增多。大家此前并不熟悉,只知道来自不同平台,但是助人的想法则是一致的。他除了见过小任等几个人,至今没有机会见到其他骑手。
那些乘客
根据“汪正道”这段时间的观察,受帮助的人多为在上海独自打拼的异乡人,以年轻人员为主。
“他们基本上是过完年刚从老家来上海寻找就业机会,不巧碰到疫情就地隔离,目前手头都比较拮据,打算先回家或去其他城市寻找就业机会。”“汪正道”和一些受助者聊过天,得知这段时间他们均有地方住,吃的方面,有的靠泡面为主,有的“水壶里煮鸡蛋”。因为短期无法就业,所以一有机会离开上海就决定暂时返乡,过一段时日或许会再来。
有一天晚上,“汪正道”义务送完返乡乘客已是凌晨两点前,回家路上遇到一位步行的年轻小伙子,两人擦肩而过之后,他放心不下又折返回去,一问对方果然是前往虹桥火车站。“他说准备回云南老家,此前在上海一家饭店打工。我猜测他现在经济条件不好,送到地方后想给他留些钱,甚至说借给他,他都坚持不要。”
骑手群发起人小任回忆了路上偶遇的一位湖南的大哥。小任至今记得,当时看到他拖着一个行李箱,拿着帐篷和被褥,一瓶水,还拎着一个袋子,满头大汗,看起来非常疲惫。对方告诉他,自己从早上9点从居住地出发,走到晚上还没有到车站,小任自告奋勇去送他,对方一开始还不相信,看到小任此前拍摄的义务送人的视频顿时乐了,连声致谢。
(小任拉了两个群,大家交流的都是如何送返乡乘客)
小任还送过一对老家云南的年轻情侣。对方告诉他,他们在上海刚找到一份月工资2500元的工作,还没有开始上班就碰上了疫情。因为对方行李比较多,小任叫了另一位骑手一起帮忙。
除了送人,小任还和同伴买了“五件饮用水”送给高架桥下等待返乡的乘客。虽然他自己身为骑手,手头也比较拮据。
骑手任智勇记得送过一个来上海出差的返乡乘客。“他办完业务临时接到单位通知再在上海‘顶两天’,没想到疫情来了,一直滞留在上海。”对方跟他说起自己的经历时显得哭笑不得。
任智勇还在路上“捞”过人。一开始,对方还把他当成了骗子,说怎么可能有免费送人去车站的好事?!后来确认后非常感激,称自己刚来上海打工没多久就碰到了疫情,好在老板结了工钱,决定暂时返乡。
这段时间以来,26位骑手均义务送过不少人,其中的故事说不尽道不完。
收获与企盼
疫情下萍水相逢,却有了这么一段缘分,这段时间的特殊经历,让义务助人的骑手们内心感慨万千。
19岁的活动发起人小任不善言辞,用一句很直白的话叙说自己的收获,“心情越来越好。另外因为拉的物资又重又多,我的电动车座弯了(笑)。”
44岁的“老板骑手”“汪正道”坦言,自己见不得别人困难。“当我看到一个小姑娘或小伙子拖着行李箱去赶车,天还下着雨,我做不到无动于衷。”他说自己有条件帮助别人就要传递一份善意。
而且他很享受和小任他们这些年轻骑手在一起的感觉。“和一帮00后的小伙子们混到一起,瞬间年轻了20岁。只是当年的我没有他们勇敢,敢于表达,敢于去爱别人。”他坦言,若干年后想起来,这会是自己做过的最疯狂、最有意义的一件事。
骑手们的初衷是好的,但是按照相关规定,载人不允许。
(一位骑手收到的罚款单)
5月19日,“汪正道”透露他和一些骑手们收到了罚单。根据他提供的单据显示,因为违反《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被罚30元。
对此,“汪正道”表示认可警方处罚,但是“感到伤心”,他说,“能不能帮我们呼吁下,非常时期,不要让小哥们伤心。”处罚不会阻碍他义务助人的决心,“我们几个人下一步的打算就是继续交罚款,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想法。钱是不多的,但是我们害怕被扣车,相当于谋生工具没了。”
“汪正道”还透露,5月18日在义务送人途中被警方拦住后,自己解释了情况,对方也调查了受助乘客。“可能还是不相信我们这么远的路程会免费送人。”
对于确需返乡人员,上海也在行动。
据新华社19日消息,上海市拟从22日起逐步恢复跨区公共交通。其中,金山、奉贤、崇明等区逐步恢复区内公交线路,巡游出租车也正在逐步开放通行。
轨道交通将首先恢复3、6、10、16号线,地面公交优先恢复273条线路,以此为基本网络覆盖所有中心城区,以及全市机场、火车站、三甲医院和各区中心医院(其中连接虹桥、浦东两大机场的始发线路8条;连接铁路上海站、铁路上海虹桥站的始发线路19条;途经医院的线路212条;与轨道3、6、10、16号线衔接配套线路34条)。
此外,关于私家车、巡游出租车的通行,上海正在同步研究恢复方案。关于对外交通,将在维持目前离沪要求不变的基础上(“48小时核酸阴性+24小时抗原阴性证明”或者“24小时核酸阴性证明”),逐步增加铁路上海虹桥站、上海站到发列车数量。上海将严格查验离沪人员核酸、抗原证明,坚决严防疫情外溢。
这支生长于疫情下的特殊民间骑手队伍以后怎么办?“公共交通恢复我们就立即退出。我们也要开始工作挣钱。”说话语速超快、逻辑清晰的骑手“汪正道”的回复言简意赅。
(应受访人要求,文中李璐为化名。)
来源: 时之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