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大一附院成功实施全国首例三联杂交式修心换肺手术

犸上健康 2022-08-08 21:19:11

大象新闻记者 朱耒刚  通讯员 符臻臻 郑笑涵/文图

日前,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一患者被成功实施三联杂交式修心换肺手术。据了解,该手术属全国首例。 

29岁的女子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呼吸、心力衰竭

患者是一名29岁的女性,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六年前病情明显加重,出现了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状况。对普通人来说,呼吸是最轻松不过的事情,对这名患者来说却成了多年来苦苦追求的梦想……   

患者和家属辗转各大医院,用尽各种方法病情却无好转迹象。带着最后一丝希望,患者来到郑大一附院,与赵高峰教授团队取得了联系。

赵高峰教授将患者收住入院,并对患者进行了心脏彩超、心内导管等各项检查。检查结果显示,患者先天性心脏病病情较为复杂,存在室间隔缺损(巨大)、动脉导管未闭(巨大)、永存左上腔、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等情况。

专家“量身定制”救治方案,三联杂交式修心换肺

专家团队经过反复多学科会诊讨论得出,唯有为患者开展修心换肺或心肺联合移植手术才能救命。

得出了救治方案,专家们又陷入了两难,是修心换肺?还是心肺联合移植?

赵高峰教授认为,无论是心脏移植还是肺移植都是单个器官移植中极具难度的手术,心肺联合移植更是难上加难,同时开展心肺联合移植对于患者来说无疑存在巨大风险。因为患者患有艾森曼格综合征,这是一类由于先天性心内畸形,导致心内或心外大血管存在异常血液分流,同时没有及时得到手术矫治,发展到晚期阶段的疾病总称。  

考虑到手术风险,手术成功率、创伤面恢复等一系列问题,通过对患者身体状况的全面评估及病情的详细分析,最终专家团队决定和患者一起接受挑战:避免心肺联合移植,为患者“量身定制”三联杂交式修心换肺手术方案。

手术过程包含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和肺移植。三种手术方式差别各异、难度巨大。“三联杂交式复杂修心换肺手术”在国内外不曾有类似报道,对于专家们来说无任何可借鉴经验。经过充分的讨论,结合前期手术成功案例,赵高峰教授团队对患者术前、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风险一一制订了应对措施,以确保手术万无一失。

 13个小时的“大兵团作战”

在郑大一附院OPO团队的帮助下,历经数月,患者终于等到了匹配良好的爱心捐献!8月3日,在介入科,心脏移植张新团队,肺移植赵高峰团队,超声科赵娜、王玲云团队,体外生命支持中心李军、付国伟、黄明君团队,手术室张增梅、赵海运团队,麻醉科艾艳秋、王勇、李斌、金锋、曹彬团队,输血科杨乾坤团队,呼吸科、心内科等医疗技术团队的保驾护航下,展开了惊心动魄的手术行动。

历时13个小时,经过体外循环及ECMO 的双重支持,各个团队默契配合,为患者先后完成动脉导管未闭介入封堵、室间隔缺损心内直视修补和肺移植手术。三种手术从技术、时间、空间上叠加在一起,需要经过周密的布局,不容出现任何失误,术中每转换一次手术间,患者就要转换一次体位,这类高难度手术,对医院多学科团队是一次“大考”! 

术后,患者转入外科ICU,逐步度过了术后急性排斥、供肺感染等大关,生命体征平稳,并成功撤离了ECMO和呼吸机,转危为安。目前,患者情况良好,29岁的她迎来了第二次生命!


编辑:刘继忠

来源: 犸上健康

相关新闻
白血病男孩移植后遇肺部感染 梦想当医生
猛犸公益 | 2022-08-04
寻光者|谢冰:是医者也曾是军人 不一样的阵地一样的坚守
有医说医 | 2022-08-02
热门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