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朱耒刚
在急性心梗患者中,并发室间隔穿孔的发病率极低,只占心肌梗死的1%-2%。而在这极其罕见的病例中,仅有两成患者有机会接受手术,真可谓九死一生。
而郑州的陈老太太,近日就遇到了这样的险情,所幸经专家紧急救治,老人重获新生。
69岁老太急性心梗,刚经救治又出状况
一个多月前,69岁的陈老太太突然感到一阵胸痛伴心慌、胸闷。这次的感觉跟以往不一样,疼得厉害,肩膀和后背也疼,满头大汗,吃了速效救心丸也不行。得知老人发病,家人随即打120电话求助。急救人员将陈老太太送到当地医院后,快速实施冠脉造影检查,结果提示急性心梗,连夜完成PCI手术。
本以为已经躲过死神的威胁,没想到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就在术后第5天,突然出现反复憋喘,并且咳痰时出现了粉红色泡沫,医护人员随即检查发现患者呼吸急促,氧合、血压持续下降,听诊时心前区有杂音,心脏超声检查结果令所有人倒抽了一口凉气。原来,患者左心和右心室之间,出现了一个10毫米的穿孔,并且左室下壁室壁瘤形成,左室壁节段性运动异常,肺动脉高压(中度),左室舒张功能减低。
转至七院会诊系室间隔穿孔,死亡率高达90%
参考专家建议,家人又多方咨询后,决定将老人转到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郑州市心血管病医院)就诊。在该院心外科十病区,刘春明主任根据患者症状,立即安排了心脏超声、心电图和心肌酶检查,结果提示左室心尖部圆钝,局部室壁向外膨出,大小约40*32毫米,室间隔心肌部可见穿孔大小约8毫米的穿孔,前间壁、下壁导联ST段抬高,心肌酶也明显增高。
“这是急性心梗的典型表现。”刘春明主任说,室间隔穿孔是急性心肌梗死少见且严重的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90%,病情极其危重。手术是首选的治疗方法,但现实条件下,急性期患者的心肌处于炎症水肿状态,身体各方面指标差,血压只能勉强维持,无法手术。这也意味着患者抢救难度极大,且随时有生命危险。但如果不进行手术,患者几乎没有生存的希望;如果在当时心肌严重水肿的情况下手术,患者依旧有高达60%以上的死亡率。
多学科密切配合,老太成功手术康复出院
刘春明教授带领团队反复讨论,充分考虑到手术的复杂程度及风险,和家属充分沟通后,家属积极支持尽早手术,挽救患者生命。考虑到患者心功能极差,麻醉风险极高。因此,麻醉科魏金聚主任与刘春明主任在术前多次深入论证,优化了术中麻醉方案和术中监测策略,确保将患者心功能和容量状态调整至最佳,避免循环的剧烈波动。
10月21日上午9点,在麻醉科的全力支持下,根据术前冠脉造影结果,刘春明教授团队为患者进行了全麻体外循环下室间隔穿孔牛心包片修补+前降支及对角支冠脉搭桥手术+室壁瘤折叠术。
术中,专家发现大量血性心包积液,室壁瘤膨出处可见心肌与心包呈片状粘连,左心室前壁及心尖部心梗后炎性改变,下壁陈旧性心梗,并形成室壁瘤。术中经室壁瘤切口探查,发现一个近15毫米的巨大室间隔穿孔。术后经食道超声证实,室间隔穿孔消失,左心室前侧壁和下壁活动度改善。手术顺利结束,患者安全回到心外科ICU。
ICU团队高度重视陈婆婆的恢复情况,时刻关注患者的入液量、尿量、大便情况,每日多次行床旁超声评估病情,患者血压逐渐平稳,升压药物停用,吸氧浓度从100%降至40%,肺功能明显改善,顺利拔除了气管插管。转回普通病房后,医护团队仍不敢有丝毫松懈,时刻警惕病人卧床时间长所带来的反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情况的发生。
经过恢复,陈婆婆各项指标情况正常,终于康复出院。刘春明说,该患者发病急,病情危重疑难,治疗过程曲折复杂,手术及麻醉风险高、难度大,最终在多学科的密切配合下成功挽回了宝贵的生命,充分体现了医院在心脏疑难危重疾病方面的综合救治能力。
提醒:急性心梗后做搭桥的时机需综合考虑
据刘春明主任介绍,急性心梗后做搭桥的时机需要根据心梗的部位、程度以及有没有并发症来定,情况不同时机也不同。一般的心梗如果没有严重的并发症,下壁心梗可以在1-2周后选择手术,前壁心梗一般在3-4周手术,广泛前壁心梗等时间可以适当稍长一些。如果急性心梗后病情不稳定,反复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发作,那手术时机可以适当提前;如果病情稳定尽量等一段时间,如果急性心梗造成一些急性机械并发症,比如说是室间隔穿孔、室壁瘤形成,就要进行具体的分析,一些情况可能需要急诊手术。如果急性心梗导致心衰,如果药物能够稳定的情况下尽可能等待心功能恢复进行,手术相对比较安全。
编辑:刘继忠
来源: 犸上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