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踏实地做新闻
大象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王琳
电子芯片、智能交通、智慧城市、5G信息传输……随着高科技的呼啸而来,为这些“高端领域”培养输送人才的专业也变得炙手可热。百度2022年河南高考大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以绝对的优势夺得热门专业第一名。这个专业都学习什么?将来就业前景怎么样?哪些考生适合报考该专业?大象新闻记者采访河南多所高校的院长、教授以及学生,为今年的考生支招。
被华为、大唐等大企业争抢人才的专业
大学生为室友自制人脸识别门禁系统、华为以每年182万到201万的高薪录用……搜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相关的消息让人振奋,但是也让人好奇,这个专业到底都学啥?哪些课程让这个专业的学生如此抢手?
“从河南高校的专业设置情况来看,电子信息工程其实是一个大类,各个高校会对专业进行细分” 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明以所在学院举例,像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微电子科学与工程、通信工程等都属于电子信息类专业。
为了让这些专业更好理解,李明解释,比如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主要针对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领域中设备和器件的研究和设计、光电检测等领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则主要针对电子信息系统的设计、应用,以及生产制造、运行维护、管理与决策等领域;微电子科学与工程则主要针对微电子材料与器件、集成电路设计与制造、芯片研发等领域,像华为、大唐、中兴等类似高新技术企业都需要大量相关专业的人才。
从课程设置上来说,李明介绍,大一以公共基础课为主,比如说电子信息类专业所需的专业基础课程、物理、数学、英语,思政等,会让学生们有一个过渡。大二之后,学校会根据学生自身的爱好或学习基础划分专业,再有针对性地开设各专业本身的专业课,以及实践课。
之所以这么设置,李明解释是因为数学、物理等基础课程是解决很多专业问题的基础,而专业课和实践课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专业方面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这些课程知识的获取要保证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不仅是能做应用,还要能搞创新,能研究能发明”。
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亚超也告诉记者,他们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也是按大类招生,然后再细分专业,像电子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比如说通讯工程,主要针对的就是通信设备的研发和信号的传输。
(资料图 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专业“学霸”现身支招,轻松“玩转”大学生活
作为一个被称为“厚基础、宽口径”的专业,报考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入学之后学习是否会有难度?如何才能学好这些专业?
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大三学生薛福强,以自己的学习经历为其他学生“支招”。他称,当年高考之后,自己在入学前先对专业进行了一定的了解。上了大学之后,虽然从学习方式上跟高中有一些不同,但是整体来看,课程跟此前了解的相差不多,在学习的过程中,课程也非常有趣。自己还在大三时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三等奖,明年准备考研继续深造。
“入学之后,学习的知识其实跟想象中是差不多的” ,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卫艺冉也是该专业名副其实的“学霸”,曾多次获得国家及省市多项大赛的一等奖。卫艺冉告诉记者,因从小对电路方面的东西感兴趣,所以填报志愿的时候,找的专业几乎都跟电有关的,像应用电子,电子科学技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
卫艺冉曾在一次采访中坦言,为了能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他在上大学之前就看了很多学长学姐分享的经验。其实想要轻松“玩转”大学生活也不难,比如说上课、考证、多参加活动和竞赛等,尤其是对准备搞科研的人来说,学科竞赛还是很重要的。
凡是预则立,不预则废。从小培养的兴趣,加上入学前的充分准备和入学后的努力,从高中到大学,卫艺冉过渡的很轻松。在校期间仅获得国家级及省级各种大赛奖项就有9次之多,像“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国赛一等奖、“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越野对抗组竞技项目国赛一等奖、越野对抗组对抗项目国赛二等奖、“河南省物理竞赛”省赛二等奖等等。
(资料图 来源:新华社)
就业率94%以上,电子信息领域多次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被提到
“这个专业之所以很热门,也是因为学生毕业之后无论是选择就业还是考研深造,它的潜力和前景都非常好。”同样以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为例,李明告诉记者,他们相关专业去年的就业率接近95%,考研率更是连年超30%,前年则达近50%。
在李明看来,从就业领域来看,跟其他专业相比,电子信息领域可谓前景广阔。尤其是中美贸易战以来,国家持续加大对相关行业和企业的重视和扶持,潜力很大。
薛福强则告诉记者,自己入学后就一直在关注专业的就业情况,根据他的了解,去年和前年毕业的学生,很多人在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找到了好工作,也有一部分人选择了考研,继续深造。
对于电子信息领域未来的发展前景,张亚超提到,作为高科技产业的电子信息产业是名副其实的朝阳产业。在国家十四五规划中,更是多次提到相关领域,比如说集成电路设计等,这也是未来解决国家卡脖子工程的一个关键专业。记者查询发现,近年来,不少高校都新增了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等专业。
“近几年,我们学校几个相关专业的就业率基本上都在95%以上” 对于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毕业生们的未来,张亚超很有信心。
“兴趣+努力”,每个人都可以报考这些“高大上”专业
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能控制……纵观电子信息类相关就业领域,任何一个行业拉出来都显得很“高大上”,那么,哪些学生适合报考此类专业?需要具备哪些特征?河南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副院长李明和郑州科技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副教授张亚超也分别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李明告诉记者,学习任何一个专业,兴趣都是很重要的,考生可提前了解一下相关专业的情况,看看自己是否感兴趣。其次,因为这个专业属于一个理工科的专业,从知识储备上来讲,如果数学和物理基础比较好的话,是比较有优势的,因为很多问题的解决需要运用到这两门学科。不过,在这方面如果不是很擅长的话也无需担心,大一入学之后,学校对数学和物理的课时量设置还是比较多的,只要此时把基础打牢,学这个专业也没问题。
张亚超对于考生的报考建议与李明不谋而合。“兴趣是第一老师,只要对这个专业感兴趣都可以报考”。
而对于是否只有数学或者物理基础比较好的同学才适合这个专业,张亚超坦言,在高中阶段物理好的同学学起来可能会占一些优势;但是,事实上,大学的课程不同于高中的课程,所有大学的人才培养都有一个完备的人才培养体系,每一门课程都有自己的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这些课程之间都有衔接关系。在高中时,物理基础好的可能会有优势,但并不局限于这些学生,只要是有兴趣又愿意学,都是没问题的。
来源: 家有考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