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8个项目签约!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开幕

郑州观察 2020-10-15 16:24:12

猛犸新闻·东方今报记者 李莉

丹桂飘香、橙黄橘绿,在这样秋意浓浓的日子里,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15日在郑州开幕。来自境内外近2000个客商云集,共同聚焦数字经济、5G产业、人工智能等新兴重点领域,开展对接洽谈。此次系列对接活动共有778个项目签约,河南产业结构正因产业转移而重构。

6年来,河南累计签订产业转移项目2366个

本届活动由工信部、中国工程院与中西部九省区政府共同主办,七个国家行业协会参与协办,以共享、协同发展为主题,旨在推动中西部地区加快承接国际国内产业转移。

据悉,本届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设计安排对接活动13场、地方专场推介对接活动4场。活动包括集体会见、开幕式暨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能源革命报告会、院士中原行活动、产业转移专家研讨会等。

河南是中国东部产业转移、西部资源输出、南北经贸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一直以来在产业转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数据显示,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自2010年创办以来,至今已成功连续举办了六届,成为立足河南、携手中西部、辐射全国的高水平区域合作平台。在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电子信息、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等领域,累计签订产业转移项目2366个,技术转移协议650份,实际利用省外资金6000多亿元,为河南转型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开幕式上,省长尹弘致辞中表示,河南作为全国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农业大省和新兴工业大省,具备承接产业转移的综合优势,区位交通优越,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和人流、物流、信息流的中心,人力资源优势明显,劳动年龄人口6500多万,每年普通高校中职毕业生超过百万人,市场空间广阔,有一亿多人口,2000多万中等收入群体,760多万户市场主体,每年还有150多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尤其是产业体系齐备,拥有40个工业行业的大类,182个中类,是全国工业门类最全的省份之一,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去年制造业占河南生产总值34%,形成了装备制造、食品制造两大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以及节能环保、智能电力、新能源装备等19个千亿级的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技术制造业所占的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了1/5和近1/10。这两年相继引进了华为、阿里巴巴、海康卫视等一批头部企业,新经济赋能作用正在持续彰显,随着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秩序恢复正常,工业生产的内在动力不断增强,前八个月,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较一季度提高了6.3个百分点,预计前三季度,全省的生产总值增速可以实现由负转正。

推进产业转移,工信部将发布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

开幕式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说,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经过各方共同努力,近年来产业转移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特别是中西部地区产业基础、硬件设施、营商环境、服务水平持续提升,打造出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安徽皖江、湖北荆州、湖南湘南、江西赣南等高水平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

下一步工信部将在三个方面推进产业转移发展。首先是将完善政策体系,发布产业发展与转移指导目录,发挥全国各地区比较优势,引导重点产业梯度转移发展方向,推动错位发展。制定《京津冀产业转移指南》《长江经济带产业转移指南》,推动重点区域产业协同发展。

其次是搭建合作平台,打造中国郑州产业转移对接活动跨区域合作品牌,促进交流合作,聚焦江西、四川、贵州、新疆等省区,相关地市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开展精准对接,建设国家产业转移信息服务平台,加强信息服务。

三是坚持示范引领,持续开展产业转移合作示范基地遴选,总结推广典型合作模式和成功经验,做好产业转移与产业扶贫,对口帮扶的协同,指导不同区域间建立优势互补、互利共盈的产业合作机制。

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何华武在致辞中表示,长期以来中国工程院与河南省保持着密切友好的合作关系,2008年9月双方签署了合作协议,2016年11月双方续签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2018年11月1号,院省决定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建立河南研究院,为深化院省科技合作搭建了更高质量的平台。中国工程院作为国家高端智库,将充分发挥院士群体跨学科、跨领域、跨行业的智力优势,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作为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主办单位之一,将一如既往着眼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多种形式深化战略研究和咨询工作,充分发挥院士群体的创新引领作用和多学科、跨部门、跨行业的综合优势,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科技支撑和人才智力支持,引领和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更大的成效。

778个项目签约,河南产业结构正因产业转移而重构

开幕式后举行了产业转移合作签约仪式,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20中国(郑州)产业转移系列对接活动,共收集汇总签约项目778个。在现场,洛阳市瀍河区政府与北京联东集团中原轨道交通产业园一期项目、安阳市政府与东旭集团新型光电显示材料产业园项目、睢县政府与中疆科技集团年产3000万件电子终端设备项目、信阳市政府与正威国际集团的信阳产业园项目、宝丰县政府与汨罗市鑫祥碳素制品有限公司年产5万吨高纯石墨碳材料制品产业园项目等一批项目进行了签约。

此次签约项目呈现以下特点:一是大项目和龙头项目多。计划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48个,5亿元以上的项目127个。二是产业集聚型的项目多。园区、基地、总部类项目共计120个。三是优势和新兴产业项目多。装备制造、食品制造、电子信息、汽车制造和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项目341个,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智能网联及新能源汽车、新能源、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6大新兴产业项目193个。四是承接转移特征明显。从转出地看,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区项目609个,占比76%;从转入地看,洛阳、驻马店、平顶山、郑州、信阳5个省辖市项目324个,占比44%。

作为全国唯一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国家级盛会,该活动从2010年创办至今,已成功举办六届,前六届累计签约产业转移项目2975个,签约总金额达到了1.39万亿元,一大批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地实施,为优化产业布局、促进中西部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尹弘表示,谋划“十四五”发展的蓝图,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经济实现由大到强的转变,河南将抓住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两大战略叠加实施的重大机遇,把国家战略势能转化为自身发展的实效。将强化中心城市的带动,加快郑州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推进洛阳副中心城市建设,支持郑州、洛阳都市圈发展高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依托京广铁路、陇海铁路等沿线城市培育千亿级新兴制造业集群,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筑牢县域经济基本盘,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体系。

接下来,河南将将着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把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重点,发展新经济,围绕着5G、新型显示、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智能装备、智能传感器、半导体集成电路、尼龙新材料、网络安全、软件信息服务业,培育十个千亿级的战略新兴产业链。持续做强优势产业,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生物医药、先进金属材料、高端石化、绿色建材、现代纺织领域,打造六个五千亿级战略支柱产业,围绕现代装备、电子信息、绿色食品、节能环保领域,构建四个万亿级战略支持产业链,坚持淘汰落后产能,围绕钢铁、有色、化工、建材、轻纺五大传统行业,按照绿色、减量、提质增效的目标,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同时还将增强创新驱动能力,高标准地建设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突出重点领域,实施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工程,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加快生物育种、超级计算、农机装备三大中心建设,打造国家级创新平台,在诊断检测尼龙新材料、特高压输电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努力形成创新引领的现代经济体系。

河南还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增强店小二意识,深化一网通办前提下最多跑一次改革,努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猛犸编辑:彭艳


来源: 郑州观察

热门留言